江西瑤里:水一樣的四月天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如果說鬼斧神工的自然風景可以令人在驚鴻一瞥的瞬間愛得死去活來,那么,如同江西瑤里這般的小村、山峰、古道,非得在灑滿陽光的午后,踱著與當地人同樣頻率的小方步,才能體會到漸入佳境的樂趣.6:00去廊橋和宗祠里尋夢從上海經安徽屯溪到江西瑤里,汽車整整開了一天,山路的顛簸令弱不禁風的幾個女孩子在下車的那一刻臉色蒼白,心無旁騖地鉆進了梅嶺山莊的小別墅,直到隔天一早才緩過勁來。就在一年前,初訪梅嶺山莊,這里還如同一座“世外桃源”,沒有手機信號,對外聯系全靠總臺唯一的一部電話。一年后的今天,山莊附近已然架起了高高的信號塔,徹底實現了傳說中的“溝通無處不在”。清晨,10米開外的山泉轟鳴著提前morningcall,把我們從睡夢中喚醒,瞧瞧距離吃飯時間還早,開始四處閑逛。距離住地大約1公里,農田掩映著一座古舊的小石橋,橋上砌著遮風擋雨的石屋,當地人說,這就是《閃閃的紅星》里潘冬子走過的那座紅軍橋,不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更容易將它想象成一座同樣有著“遺夢”的廊橋。比廊橋更令人驚喜的是15分鐘之后在眼前震撼亮相的古樟樹群。據說,因為張家是梅嶺的大姓,因此當地人特別偏愛樟樹。在號稱“江南第一祠”的張氏宗祠旁,白墻黛瓦將幾棵古樟映襯得格外蔥綠,最粗壯的一棵老樟樹竟要六人方能環抱,單是摸一摸,都會覺得手上沾了些天地的靈氣。穿過“江南第一祠”嶄新的牌坊,真正的張氏宗祠反而不那么張揚。褪去昔日的風光與威嚴,宗祠空空蕩蕩,除了檢票的守門人,最忙碌的其實是那些在梁柱的缺口里安家落戶的蜜蜂,成群結隊,進進出出,用它們的嗡嗡嚶嚶來證明老屋還“活著”。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10:30在“小黃果樹”下乘涼氣溫飆升的當口,汪湖景區里林陰下的木棧道令人格外期待。徒步不出10分鐘,便聞山間瀑布的水聲轟鳴,溯流而上,遙遙望見粉紅桃花掩映下的山門,上書四個大字“南山瀑布”。提起南山瀑布,當地人不無驕傲地說,這就是“小黃果樹”。其實,在艷陽下登山并不是件愜意的事,幸好沿途始終有嬌艷的杜鵑和幽靜的竹林相伴,才讓人暫時忘卻了背后的那一攤汗漬。而那所有的疲憊在來到瀑布腳下山峰驟起的剎那煙消云散。臨近正午,落差200多米、寬70余米的南山瀑布水霧蒸騰,在最接近瀑布的棧道盡頭,我找了塊石頭坐下吹風,涼了,就往回退幾步曬曬太陽,熱了,就再坐回瀑布腳下,如此往復,愜意得絲毫不會令人覺得厭煩。徽饒古道是從南山瀑布返回停車場的路上一處值得駐足的古跡。這條始建于唐代的古道均用長約四尺的青石板條鋪砌而成,相當于舊日的“國道”,想當年,這里可是那些由長江北岸通往徽州、饒州的客商必經的要道,同時,饒州的茶和徽州的墨也通過這條古道流向了全國各地。景區出口附近是一座名為汪湖的小村,墻上仍舊保留著類似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大紅標語。與我們的匆忙腳步似乎格格不入,村里人的生活節奏顯然舒緩得多,躺在墻角昏昏欲睡的小狗,門前嬉戲著的孩童,讓人有種留下來的沖動。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12:30瑤里客棧門前的老街鎮上的瑤里客棧是我們汪湖歸來的落腳點,小小的客棧有個帶籃球架的操場,和院子僅僅一墻之隔,是一條石板鋪的老街。午后的老街上很安靜,最先吸引我們的并非街邊的老屋,而是腳下幾塊刻著字的石板,仔細一瞧,分明就是立于光緒年間的墓碑,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被拖來鋪路了。街邊,一位皮膚黝黑的大哥正巧從屋里出來,我們便上前搭話。對于石碑的來歷,他并沒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說起當年瑤里制瓷業興旺的時候,他的眼中卻充滿了感慨與懷念,“那時候,街上整日都能聽到嘩嘩的水聲和制坯的錘打聲,可惜現在沒有了……”13:30瓷茶古鎮里的悠悠時光晴日和雨天的瓷茶古鎮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情,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歡前者。始建于西漢末年的古鎮前,寬闊的瑤河千百年來始終平緩地流淌著,數百棟明清的古建筑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瑤河兩岸。午后,我們走進古鎮時,當地的婦女正在河邊洗衣服。據說,古鎮至今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早上5點以前是從河里挑飲用水的時間,到了10點,主婦們開始到河邊淘米洗菜,下午1點開始,就到了洗衣服的時間,而像洗刷馬桶這樣的活計則要等到4點以后方可進行。千百年來,古鎮里的人們延續著這樣傳統而又科學的生活習慣,為居住在下游的人帶來了盡可能的便利。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獅岡勝覽門前的精美石雕是一道不容錯過的風景,這座外形為歐式風光、內部卻為徽派結構的建筑將東西方兩種文化如此巧妙而又和諧地交融著。走進屋內,門窗上的木雕讓人嘆為觀止,就連大門的鎖頭也很別致地將門插做成了大刀的形狀,古色古香。下午2點半的村民活動中心里,幾個老人正躺在長條凳上悠閑地閉目養神,看似簡陋的房間里其實很通風。坐在門前乘涼的阿婆用奇怪的眼光打量著我們這群擾了他們清靜的“不速之客”,于是,我們很識趣地壓低了嗓門,安靜地坐到了門前的石階上,和她一樣享受起清爽的春風來。15:30瑤河上的激情漂流期待了整整一天的瑤河漂流,終于在傍晚時分精彩上演了。穿上救生衣,換上涼拖鞋,在船工的幫助下,我和朋友將橡皮艇劃進了這條曾經浸潤了無數高嶺土的河水。雖然在上船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濕身”的準備,但是萬萬沒想到,看似平緩的瑤河竟會讓我們如此狼狽。剛剛才經過第二個落差,伴著一聲驚叫,迎面一個大浪便將河水從頭潑到了腳,原本防水的沖鋒褲瞬時變成了擺設,里里外外濕了個透,心里暗自慶幸,還好沒把手機和相機帶上船來……瑤河漂流的樂趣不僅在于“濕身”的刺激,更在于平緩的水面上船槳輕劃時的雅趣。春日的傍晚,陽光為瑤河兩岸的樹木鍍上了淡淡的金黃,橡皮艇慢慢漂過,河邊古作坊里的水車還在吱吱呀呀、周而復始地作響,這一刻的心情或許只能用寧靜來形容。整個漂流大約耗時1個半小時,雖然自己出了不少洋相,一路上,倒也看了不少同伴們的“好戲”———有人被從橡皮艇上甩到了水里,有人被河水沖走了拖鞋,還有人擱淺在石頭上,劃著船槳原地打轉……所幸都是有驚無險。當我和同伴在漂流的終點停船上岸,抬頭一望橋頭,哈哈,幾個先到的朋友已然一字排開,背對著夕陽曬褲子呢!
關鍵字: 四月天 女孩子 當地人 江西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