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風情的上海旗袍
資料圖:老上海旗袍
上海的旗袍代表著都市的成熟與發展,吸引著數不盡的外地女子和鄉野村婦趕來上海,企圖分享旗袍的艷麗與榮耀。旗袍就是城市的另一盞霓虹燈,在不停的閃爍,不停的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婦女帶著夢想,走向大上海。多少外鄉的女子,一到大上海,就脫掉了藍布大褂,穿上了夢寐以求的旗袍,而等著她的卻是那摩溫的呵斥,工頭的欺辱,還有那老板黑心的壓榨。
上海的旗袍是職業女性的象征,她們創造了都市的繁華,塑造了上海的招牌形象。旗袍是上海婦女的名片,是上海風情流行的媒體。旗袍的熱與冷,反映著上海市面的繁華與蕭條。旗袍似乎適應每一個上海女子的體型,老的、小的、胖的、瘦的,但每一天變換著旗袍的女子并不一定能適應上海的生活,這就是數不清道不明的上海風情。
上海的旗袍有時又表現了一種城市的憂郁,一種生活壓力下的愁思,一種尋找新職業的彷徨。尤其是知識女性,穿上一件得體的旗袍,徜徉在失業繁榮隊伍中,淡淡的色調中中潛藏著女性無窮的悲哀和失望,映照著職業女性眼中對前途的哀傷,對時世恍惚不定的迷惑。
旗袍的顏色帶代表著上海婦女的社會象征,各種色彩如陰藍、深紫、玫瑰紅、鵝絨黑,都是某個階層婦女的回憶。有人認為,旗袍是一種厚重的、老于世故的美,細瘦渾圓的衣型下最適合包裹一顆受著欲念和矜持雙重煎熬的心。所以,旗袍不適合用鮮艷的顏色,最經典的旗袍顏色是帶有一點悲劇感的,譬如,陰藍、深紫、玫瑰紅、鵝絨黑。有一次不經意間看到報紙上有一篇小散文說:“母親的衣柜里珍藏著一件旗袍,藍底白花的素縐緞,高領、細腰、盤扣、滾邊,長度是剛好及腳背的那種。這件旗袍是外婆年輕時的最愛,也珍藏著外婆和母親的夢,在那段只有黃軍裝和藍大褂的歲月里,外婆用它追憶芳華,母親則用它想象美麗,因此,六十多年的風雨暗淡了它的顏色,卻沒有折損它的韻致。每年春日,母親總要將它取出晾曬,然后再仔細地疊好,放回衣柜。正是母親的這份鄭重和細心,使我對旗袍有了無可名狀的情感。” 上海人對旗袍的這種感覺就是這樣來的。
旗袍還反映了一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由于上海的氣候關系,春夏秋的時間比較多一些,旗袍正是適應了這種氣候。它的特征就是線條流暢,構造簡潔,色彩華麗,而且可以不盡的翻新花樣,對于溫帶的城市,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上海婦女最不喜歡臃腫的服裝了,即使在冬天,也是盡量少穿衣服。北方婦女的服裝臃腫,色彩單調,做工又是非常的粗放,上海人是不喜歡的。
旗袍不僅僅是普通城市女性喜歡的服裝,也是不少名媛貴婦所鐘情的禮服,上海宋氏三姐妹一生鐘情于旗袍,宋慶齡尤喜墨色絲絨旗袍,直到晚年仍時常穿它。一些文學作品中所創造的婦女形象,大多離不開意見貼切合身的旗袍。如電影《天涯歌女》中的周璇演繹了上海少女的旗袍感;《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舒繡文展示了交際花、闊太太的旗袍風情;而《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太太則使人體味到一種上海普通婦女日常裝束中的旗袍風味。
旗袍有一種氣質,旗袍不僅對于身材的要求很高,而且對舉止、步態也有很高的要求。現在的女性舉手投足幅度很大,太有鋒芒,就很難將旗袍穿得好看。凡此種種,都體現了上海城市婦女的百般風情。
旗袍代表了近代都市社會的摩登,所以在摩登的城市有它永遠的地位。
關鍵字: 上海 企業家 旗袍 梧桐樹 白領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