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萬松書院
書院始建于唐貞元年間(785-804),名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參政周木改辟為萬松書院。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quot;浙水敷文quot;匾額,遂改稱為敷文書院。現遺址尚存有quot;萬世師表quot;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quot;至圣先師孔子像quot;的石碑等物。
位于鳳凰山上北萬松嶺上 ,書院始建于唐貞元年間(785-804),名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參政周木改辟為萬松書院。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quot;浙水敷文quot;匾額,遂改稱為敷文書院。現遺址尚存有quot;萬世師表quot;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quot;至圣先師孔子像quot;的石碑等物。
萬松書院位于西湖南緣鳳凰山萬松嶺,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萬松書院曾名太和書院、敷文書院,是明清時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文人匯集之地。明代王陽明、清代齊召南等大學者曾在此講學,quot;隨園詩人quot;袁枚也曾在此就讀。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南巡時,分別賜額quot;浙水敷文quot;、quot;湖山萃秀quot;。
2001年7月,杭州市啟動萬松書院復建工程,按明代建筑風格樣式修復,規劃面積5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書院主體建筑包括仰圣門、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閣等。其中毓秀閣原為接待各地訪問學者的處所,現辟有quot;梁祝書房quot;,展現梁祝當年刻苦攻讀、quot;促膝并肩兩無猜quot;的場景。明道堂為書院講堂,陳設展示中國歷代科舉文化。大成殿為祭祀孔子處,設有quot;孔子行教圖quot;壁畫。
關鍵字: 萬松書院 書院 杭州 浙江 浙江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