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游記之南普陀寺
福建人好佛,寺廟伽藍林立。僅廈門一島,就有大小寺院四十余座。其中,數南普陀寺歷史最久、聲名最盛、香火最旺。 出了廈大,往右走,不出百米,就是南普陀寺。寺院背山面海,歷史悠久,風景絕佳。寺前有萬壽塔二,俱高十余米,方二三丈,白石砌成,氣象威儀,是攝影留念的好材料;塔后有泉二眼,泉水清冽,終日噴涌不絕,游人多在其畔憩息;塔前有放生池一,有魚千余尾,龜百余頭,時見游人立于池畔,投食喂魚,但見眾魚爭食,魚頭攢動,魚身交集,水花四濺,波光粼粼;池前另有一池,號“荷花池”,廣數十畝,遍種荷花,據說每到盛夏,萬千朵荷花往往一并綻放,把個荷花池點綴得簇簇擁擁,生機勃勃,真個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派勢,但不知何故,最近幾年,池中早已不復當年盛景,大部荷花已不見蹤影,只在池畔數角,有幾葉殘荷,在風中搖曳,在雨中嘆息,仿佛在感嘆舊日的好時光,讓人見了,好不憐惜。 花三元錢,買張門票,便可踏入寺內。全寺廟宇廣大,規模宏巨,氣象森嚴。內分前、中、后三殿,分別供奉xxxx菩薩(忘記名字了),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前殿殿前左右有店肆數家,專向游客販售各類小商品,小物件。有珠串、項墜、手鐲、香袋、法帖、佛像、佛經、印石、字畫等,均做工考究,印制精美,確有收藏價值和紀念意義,但價格高昂,讓人望而卻步,只寺內一味特產——南普陀素餅——卻是物美價廉,經濟實惠,很受歡迎(我買了兩盒,但一個沒嘗,全部送人);中殿兩側甬道旁有十八金身羅漢像,金光閃閃,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或坐或立,或喜或怒,絕不類同。據說閉上眼睛,從第一尊金羅漢走起,走到第九尊時恰好停住腳步,就可以滿足一個愿望,不知此說真假,但我前后兩進南普陀,卻未見一個在羅漢們面前閉目行走的人,倒也真是一樁怪事;后殿殿前殿后俱有巨樹一株,峻峭挺拔,枝葉茂盛,遮天蔽日,樹下,多有休憩乘涼的游人。 比之寺外,寺內熱鬧景象更有甚之,處處人潮涌動,人聲喧沓,煙氣氤氳。四方游客或高談,或笑語,或拍照,或購物,或瞻顧,或流連,只把它當成游玩嬉戲之地,卻忘了也是佛門靜修之處,不宜奔走高語。但也有不少虔敬的男女,或負了遠方親友的囑托,或自有祈福禳災的愿望,或只是一番虔敬的衷腸,進來之后,不說什么話,也不看什么人,買捆香燭虔紙,徑直往里走,相繼叩倒在前殿、正殿和后殿的菩薩們面前,把香燭點燃,把虔紙焚化,嘴里默誦幾句,再叩幾個頭,算是有了虔敬莊重的表示,方才起身,滿足地去了。雖然菩薩未必能顯靈,心愿也未必能實現,但他們恭謹端莊的神態,卻也不禁讓人肅然起敬。愿菩薩保佑他們!
關鍵字: 南普陀寺 歷史 廈門游記 氣象 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