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
與威遠炮臺遙相呼應的一座現代的特大型橋梁---虎門大橋,地處鴉片戰爭的珠江口,連接虎門、番禺兩地。虎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被譽為“世界第一跨。虎門大橋工程總投資29.4 億元,全長15.76公里,主橋長4.6公里,橋面雙向六車道,設計晝夜通車量為12萬車次。大橋輔航道橋是270米連續鋼結構橋,居同類橋梁世界第一;主跨凈空高60米,橋下可通航10萬噸巨輪。虎門大橋的通車, 使從香港、深圳至珠海、中山等地的陸路交通自此縮短了120公里。
蔣光鼐故居
荔蔭園是抗日名將蔣光鼐故居,坐落在東莞市虎門鎮南柵新基村,是一個造型典雅的西洋別墅式園林建筑。總面積1551平方米,遍植荔枝、龍眼、玉蘭等樹木,園內果樹蔽日,爭來一片難得的蔭涼。荔蔭園的大門橫匾上刻有“荔蔭園三字,門左右是一副對聯:“造廬誰道龍猶臥,題戶應嗤鳥是凡。字體剛勁飄逸,神采飛揚,大有金戈鐵馬秋風起的意思。
故園前面的一幢小洋房叫“紅荔山房,建于1930年,現已成為了展覽館,里面陳列了不少珍貴的圖片和資料,吸引著大批的游客前來參觀。園內夾道而生的的大葉葵蒼翠欲滴,墨綠蔥蘢;被修剪成的球冠狀的板子樹修整有致,宛如朵朵盛開的綠傘;萬綠叢中, 幾株海棠艷紅似火,格外搶眼,一棵上了百歲的荔枝樹英姿煥發,顆顆紅荔掛滿枝頭,煞是醒目。園后小山上有光魯亭、蔣蘭士夫婦墓、考妣碑等。蔣先生故居荔蔭園已被列為廣東省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戰博物館
海戰博物館是一座專題性與遺址性相結合的博物館,它以鴉片戰爭古戰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門炮臺舊址為依托,由陳列大樓、宣誓廣場、觀海長堤等組成紀念群體,利用文物史料向人們展示了當年中國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悲壯情景。
同時,背山面海、環境優美的海戰博物館,也是虎門炮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國三大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不可不玩:《鴉片戰爭海戰》陳列和《虎門海戰》半景畫是該館的基本陳列,前者形象地表現了鴉片戰爭時期中英軍事力量的對比,及中國軍隊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史實;后者以寫實的繪畫、逼真的地面塑形,與現代聲、光巧妙結合,生動地再現1841年2月26日虎門海戰的悲壯場面。
門票:20元/人,學生半價
關鍵字: 不可不 中國軍隊 侵略者 博物館 廣東省 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