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橋
湘子橋位于潮州古城的東門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是與我國趙州橋、盧溝橋等并稱的著名古橋。湘子橋橫跨韓江兩岸,共有24個橋墩,經歷幾百年風雨,依舊牢固如初,在古代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在大江中建造這樣一座大橋,其難度極大,故潮州民間有“仙佛造橋的傳說。 據說,湘子橋是韓湘子和廣濟和尚建造的。當年八仙巴鳳凰山的石頭化成豬群,爭先恐后奔向江的東面。橋建到江心,石頭便沒有了,何仙姑將手中的蓮花瓣化作18條木船,廣濟和尚拋下禪杖,化成大藤把18條船系住,這樣,整條大橋就建成了。人們為了紀念仙佛合力造橋的功績,便把此橋稱為“湘子橋,又叫“廣濟橋。 橋上現在有一只鐵牛,原來有兩只,為鎮水和栓系船只而鑄造的,但是在一次大雷雨中,東橋的一只被雷電擊落水中,故有民謠曰:“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兩只生牛一只溜。
關鍵字: 爭先恐后 鳳凰山 盧溝橋 年的歷史 生產力 趙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