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婚喪喜慶
婚姻
舊時大多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相親為輔。定婚要付上聘金、首鈽、衣服等。一般民家多是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者多是富戶;還有買賣婚姻、童養媳、等郎婚、換親婚、表親婚等等。入 的婚姻,在南澳為數不少。民間婚慶,從訂婚、結婚至回娘家,有一套復雜繁瑣的禮儀,反映了舊時代“男尊女卑”的舊習俗。
解放后,經過貫徹《婚姻法》之后,舊習俗被廢除的甚多,取而代之是民主、平等、自由、儉樸等新型的婚姻。
生日
生日稱“壽誕”、“做生日”。凡年滿五十周歲,父母俱亡者,稱“上壽”,便可做生日,接受親友賀壽。兒媳要辦筵席,邀請親友到家共同慶壽。生日一般要辦豬腳熬豆仁、長面炒韭菜和鵝肉、豬肉、大魚等菜肴。女婿要給岳父母送壽誕賀禮,生日一般要吃雞蛋,面條或粉絲;五十歲上壽要吃“長壽面”,以示長命富貴。
喪葬
南澳喪葬風俗,以土葬為主。土葬的禮節很多,要“報地頭”、“請外家”、“點腳尾燈”、停尸、收棺、買水、吊孝、出柩、回靈等。出喪要舉行儀式和組織送葬隊伍等,瑣事繁多。現已逐步提倡喪事從簡,節省開支,提倡埋葬于公墓,用舉行送別儀式代替陳舊習俗。
過繼
南澳民間有因沒有生兒育女的大多要收養幼童或幼女為兒女,也有的收養至親的成年子女為兒女的(多是侄兒或外甥)。收養兒女,要擇日設席,宴請親友,以表示歡慶,也表明關系。
結拜
民間在人際關系中,有以意氣相投者,按年齡、職業而結拜為庚兄弟的,俗稱同兄同弟(也稱同年兄弟)。結拜雙方只要履行互送禮物,登門拜見彼此的父母等禮節,便視為一門親戚(有的以此結上三、四門親戚)。
關鍵字: 南澳 多 婚姻 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