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蘆笛巖和象鼻山游
在桂林看了兩個點,蘆笛巖和象鼻山。 蘆笛巖呢,黑黑的巖洞,挺美的,以前并沒有看過這么大的洞穴,記的不久前在《中國國家地理》上看到的中國洞穴最美的是……芙蓉巖洞吧,忘記了,當時還挺想去巖洞看看的,沒想到這么快就實現了,沒做任何計劃就看到了那些些石鐘石筍石乳。赫赫,也算了卻一件并未成形的心愿吧。 自從喜歡上攝影以后,就變得喜歡旅游了,游山玩水不亦樂乎,喜歡聽快門咔嚓的聲音,喜歡看自己的片子,喜歡聽別人說拍得不錯,喜歡做個拿相機的旅行者,只是我還要慢慢修煉,呵呵,我還是個沒入門的家伙,只是隱隱約約的覺得,我應該入這行,不能再放棄我的喜好了,當初放棄了畫畫已經后悔得不行了,也許喜歡攝影多少也有些相關吧。 拍照的時候呢,可以一個人很心平氣和的去看風景,培養一下發現美的雙眼,感覺挺好的,不知道我是不是個孤僻的人呢……呃……真偏題…… 不知道什么叫游記,只當記流水賬了。 從蘆笛巖出來,下一站是象鼻山。 象鼻山自然是桂林的代表景點了,記得小學的校園里就有這個微縮景觀,這么多年過去終于有機會看看真正的象鼻山了,不過,和我腦海中的景象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曾經幻想過要怎樣看到桂林,甲天下的景色已經把桂林神化了,記憶中,桂林應該是很美很柔的,眼前的桂林呢,來得太突然了,讓我有些愕然,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我以為,我會坐著小船(一定是木頭的)浮在桂林的水上,夕陽很紅很美,打在水面上,然后象鼻山很挺拔的立在水中,或許船還可以經過象鼻的那個洞,暖暖的詩情畫意,記憶中的美景似乎都是伴著夕陽的。可這次我來到這里時,沒有太陽,桂林陰冷陰冷的,湖面上的風吹得我東倒西歪,拖著相機的手都開始發抖了,南方的冬天沒有我想象中溫暖,也許是寒流的緣故吧。象鼻山很凄清的立在水里,大過年的沒有什么游客,少了游客的象鼻山公園少了喧囂,倒也有種脫俗的感覺,有點喜歡這樣的旅游,沒有人來人往的嘈雜。突然想起五一的泰山,記憶中似乎只剩人了。看來,選擇在淡季旅游是個不錯的主意。 看著照片上的時間回憶我的旅行,中午吃晚飯開始趕赴南寧,下午4點多鐘就到了南寧。果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那甲天下的桂林阿,我還沒看個清楚就又離開了,似乎一場夢,很虛幻的來了又走了,只是覺得日子過得很恍惚。 在南寧安頓下來后去了東盟會展中心,去得時候已經是六點多了,在它的門口大概看了一下之后也就離開了,只留下一個大概的印象。會展中心的旁邊有個花卉市場,沒注意到花卉,只被滿眼的橘樹吸引,南國的新年有很多這樣的橘樹,一看就覺得很喜慶,2000元一樹的橘子,在我看來真的是天價,買著回來就只能看實在沒什么意義,媽媽說這是單位買來放在門口的,這樣的話還能理解,如果個人買回來白在家里撐門面,老實說這樣的奢侈主義,我不喜歡。會展中心門前有一個瓶子的雕塑,很喜歡,讓我想到了水瓶座,當然了,這個雕塑并不是水瓶座,大約是說各方友人共飲美酒的意思吧,不太記得了。但是,我寧愿把它當作水瓶座了。喜歡自己的星座,古怪的孩子,雙重性格,我總覺得在我身上有分裂的人格,說不清自己究竟屬于哪一種人,邊緣人?抑或被邊緣化了的人。 晚上在南寧市區轉了一圈,吃了我心愛的巧克力圣代,后面的旅程中,心里就一直惦記著,因為天天吃大桌,實在悶得我夠嗆,不找點甜品太不符合我的風格了~
關鍵字: 國家地理 桂林 美的 蘆笛巖 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