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博物館
4月8日,早晨,喝過熱騰騰的羊肉湯后就出發去三門峽市的虢國博物館了。對于虢國,僅僅是在“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成語典故里聽聞,知道虢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虢國這樣一個小國被今人重視是因為虢國墓地的發掘,尤其是虢仲、虢季兩座國君級大墓的發掘。在虢國墓地遺址上建立的虢國博物館,北臨黃河,氣勢宏偉,迎面的大墻上看到的是一副虢國車馬出征浮雕,浮雕是紅砂石刻繪而成,氣勢恢宏,雄偉壯觀,使人一下子步入了時光隧道,進入2800年前車轔馬蕭的戰爭氛圍之中。進入館內,首先參觀的是虢國墓地發掘出土的文物,有青銅、有玉器。對這些珍貴的國寶,我也只是走馬觀燈式的觀賞,對于名稱和來歷大多不作深究,這些是歷史學家們的事情。所以對于這些寶貝們,能夠記清模樣的已經很少了,一些仿動物的玉器倒是微妙微肖,頗能引起我的注意。還有一柄自稱“中華第一劍”的玉柄銅芯的鐵劍,,當然它的聞名不是它能削鐵如泥,無堅不摧,現在看來劍身已是銹跡斑斑,恐怕削泥都難。它的聞名是因為它把我國的冶鐵歷史向前提近了200年,而且玉和鐵的熔和也是一項偉大的技術。最后是觀墓穴和車馬坑。我一直忌諱墳墓,對于死人的墓穴自然沒有多大的興趣,國君也好,將士也好,平民也好,現在看到的也只是一堆白骨,只是在國君和貴族的墓穴里多了一些陪葬的人、車馬以及牲口。這些都是殘忍的,尤其是陪葬的車馬坑,完全按照軍隊的隊列擺列,都是真車真馬和真人,現在也只留下車轍和尸骨。大概這些國君在地下也是要打仗的,所以才會有這種軍陣陪葬。連統一天下的秦始皇也要在地下建造巨大的兵馬陣容,何況虢國這樣的小國家。我對虢季夫人梁姬的墓,倒有些興趣,可能她是女人的緣故,復原的虢姬夫人的畫像美麗動人,是不折不扣的大美人。令我沒想到的是,梁姬也很能征戰,是一位巾幗英雄。這樣一位傾國傾城的大美人站在戰場大概一笑就足以御敵吧。梁姬的墓應該是最完整的一座,連棺槨都很完好,館內陳列有梁姬用過的化妝用具和飾物,都很精細美觀,女人們倒可以借鑒一下古代美女是怎樣美容的,況且這樣一位要在戰場打仗的女子,她能保持美麗的容顏必然有獨特的妙法。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洛陽鏟”,也就是洛陽人發明的專門盜墓的鏟,很長,插入土中能帶出泥來,盜墓的人就根據這些泥土判斷有沒有墓葬。正是洛陽鏟讓神州大地上的許多古墓都被洗劫一空。虢國博物館里也陳列了一把洛陽鏟,看起來并沒有多大的特別,很長,鏟是半園形的。真是佩服洛陽人,憑著這把鏟子就能令許多古人入土后也不能安眠,令許多文物流失。值得慶幸的是,虢國的墓地逃過了一劫,據導游講,洛陽鏟當時插進虢國墓地,離墓穴只有10公分,盜墓的人就放棄了。如果洛陽鏟在往下10公分,今天的虢國博物館也不存在了,這里留下的只能是廢墟了。
關鍵字: 三門峽市 博物館 墓地 羊肉 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