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靈”山游記
(2006-11-08)今天到了號稱“天下第一靈”的靈山。聽說這寺很“靈”,因為個人信仰的原因,我卻從未到過,家鄉一群朋友邀約,什么都安排好了,機會難得,正好閑來無事,聽說風景極好,自然要去看看。靈山寺離西昌100多公里,高速公路從衛星發射的漫水灣出口下,再行50多公里,路過冕寧縣城,直驅靈山下。好朋友現在是冕寧公安局的領導,本來想見見,可惜他太忙,條件不合適,只好作罷。汽車在山中峽谷底穿行,我一直納悶:一般寺廟都是坐西向東,這安寧河流域橫斷山脈南北走向,山上的靈山寺廟朝向理應面向太陽,因此還得到了才知。車道分路,盤山蜿蜒而上,前面豁然開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明顯,森林一篇郁郁蔥蔥,遠處山峰云霧繚繞,溪流婉轉,果然是一方難得的好風水!靈山寺飛檐一角,遠處高山云霧繚繞迷離夢幻,仿佛置身天外。寺廟山門剛剛進山,車上看到一大匾,上書“天下靈山”。可惜車沒停下來,沒拍到。不過我到看清楚了,是老哥的老師何應輝寫的,蒼勁古樸,不愧中國大家,蜀中第一人。前幾天老哥剛剛到成都見了何主席,聽說何主席年輕時在西昌當過知青,對這里有感情,他作為中國書協副主席,四川書協主席,西昌人自然對他崇敬有加。呵呵,還好,這里不是領導題詞,看來這里宗教信仰的尊崇傳承了對文化的厚愛,這樣才相得益彰。靈山圣泉今天香客游人眾多,聽說是什么“觀音會”。這張照片拍了很多次,中間一直有人留影,取圣泉水暢的人很多。我喝了一口,清洌冰涼,甘甜爽快。今天帶游玩的朋友就是用這靈山圣水來開了家飲用水廠,賺了不少錢,水廠就在圣泉旁邊,吃喝玩樂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等我們逛完靈山后去聚會呢。呵呵,今天享受特殊待遇,車一路開到山門,門票都全免了。一進靈山寺,就看到這幾株壯觀的參天的古柏,廬山上有漢柏、唐柏,我估計這幾棵也有千年了。口號中國,到那里都很看到口號,這是正在大搞修建的靈山見到的一副奇怪標語:創4a,戰高溫,權當息個桑那浴;迎冬旅,建工程,姑且做回苦行僧。呵呵,還真有特色,政績炫耀和佛教文化交相輝映。寺廟里正在大干快干大修建,這是雕刻佛像的師父。靈山之所以“靈”,聽說前來的香客求簽許愿后特別的“靈”,所以香火極旺。寺廟大匾上書“有求必應”。這里來還愿的人多,而且其中江浙一帶的老板非常多,且出手大方,聽說一天收入數萬,乃至靈山成了冕寧旅游和財政的搖錢樹。寺后的空地上堆著很多碑,仔細看看,似乎都有些年月了。不知重修后會放到哪里,都是文物哦!當代中國寺院的特殊一幕:通訊塔與古寺,衛星電視接受器。寺內一角,虔誠信徒,可惜我不信這些,只好到處溜達,觀察觀察。靈山寺的確很奇,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七星抱月”建筑群,開山祖師楊學信圓寂后肉身不腐,世所少見,使該寺享有極高的“靈”譽。具有生物多樣性、稀有性的宗教朝拜旅游目的地寺廟占地面積50畝,景區面積29平方公里,海拔2280米該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有200余年歷史,以背倚靈山而得名。金光燦燦的大佛對于世俗宗教和信徒來說都是必不可少。令人覺得可笑的是,靈山寺以“楊祖師”出名,當初民間流傳的種種神奇故事和這偏僻之地,鮮見這類大佛,如今“楊祖師”的肉身立于大殿,而這些大佛都是后來塑起的,什么金剛官員羅剎反倒成了“楊祖師”的附庸,嘿嘿,當地政府當真動不動腦子,這么多菩薩神仙,各地均有香火,這樣羅列,信徒到底拜誰?成了難題,這還豈不壞了“楊祖師”的風水。“楊祖師”是草根民眾心中的“神”,旁邊的朋友給我講了他的故事,文革時,紅衛兵要毀了“楊祖師”的肉身,當地信徒半夜悄悄把“楊祖師”的肉身備入山中,藏匿于山洞,因而逃過浩劫。寺廟游玩結束,聚會大餐才要開始。這是圣水廠里養著的黑熊。出了寺廟,到了朋友安排的圣水廠,老板真是個有心人,把地方都利用起來了,圣水廠后面的森林中,他尋得一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周圍修建了很多好玩的地方,不過,他一般從不接待外來人,因為朋友在幫忙他管著廠子,又是親戚,所以安排廠里的人提前一天宰了小豬,幾條公雞,還有各色佳肴,我們來正好和廠里的人聯歡,進行彝族最具特色的——“燒烤大餐”。旁邊用山泉養著冷水魚,塘子里的水冰冷刺骨,聽說只有這樣的溫度才行。彝族的燒洋芋是一絕大餐開始了,可惜,俺的照相機沒電了,所以沒到拍巨大的燒烤架子。不過可以看看地上的盆子里,全是饕餮美食,圣水廠里的員工大都是彝族,邊燒烤,邊載歌載舞,健康得真是讓我們這些漢人羨慕。后面,喝酒,敬酒,吃肉......俺反正醉了!
關鍵字: 出口 多 天下第一 好朋友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