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祖師張道清用寶劍劈開的“喝斷石”
從九宮山北麓的小路上山,爬過好漢坡,穿過滾頭坪,在快接近云關的地方,道路兩旁豎著塊幾丈高幾丈寬的大石頭。一邊的石壁上,刻著“拔劍中行”四個字。傳說,這兩塊巨石是被九宮山開山祖師張道清用寶劍劈開的,很多人都稱為試劍石。其實,應該叫劍劈石或喝斷石。何以這樣講呢?這話一說可就遠了。
早年,張道年在江西茅麓山九五廟學道,是山上的二徒弟。他人緣好,腦子靈,讀起經文來,一目三行,過目不忘。大伙都說他將來最有出息。跟張道清一起學道的大道徒也姓張,卻生得又丑又笨。道士們都看不起大徒弟,心里只向著張道清。可師父就不一樣。他說大徒弟人雖笨了一點,但心眼要比二徒弟要正得多,循規蹈矩,忠厚善良,是道門的忠實信徒。張道清見師父對他不怎么樣,心里很窩火。有一天,他乘師父不備,偷了師父的經書、令牌、寶劍跑出了九五廟。
張道清一口氣跑出了江西地界,來到湖廣,見這個地方山清水秀,便想找個山頭重新開辟道場。走到城山,來到半山腰,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師父的寶劍是很有靈氣的,不僅能降妖伏魔,而且劈山山讓路,斬鐵如削泥,是一把神劍。據說,它要是落到凡夫俗子的手里,靈氣就走了,變成一把普普通通的劍。他走到一塊突出的大石頭旁,舉起寶劍,想試一試劍的靈氣還在不在,猛力一劈,只聽“轟”的一聲,眼前的那塊巨石被他劈了個兩邊。一半留在原地,一半順著山坡滾到山腳下。有效!張道清笑了。看來,經過幾十年的苦心修煉,已是經咒入髓,道法附身,能夠掌這把劍了。
張道清察看了城山,嫌猴子太多,吵鬧不過,便轉身到了北山巖。上到巖頂時,天已見黑。一時無處投宿,便索性在巖頂上坐了一夜。第二天站起身來一看。不由嚇了一跳。一夜功夫,巖頭被坐矮了一大截。他想,未必這座山的里面是空的?他拿劍試著刺了一刺,這一刺就把地下巖石給捅了水桶粗的洞,低頭一看,里面一個大螞蟻窩。北山巖也不是建道場的好地方。他打點了行裝,又別處察看。
這一帶的山頭幾乎跑遍了,都不中意。偶爾聽說附近有座九宮山,那里的風水蓋世無雙。經當地人的指引,張道清登上了九宮山。他順著打柴人踩出的一條小路,一步一步往上登。來到半山腰,迎面遇見一塊巨石擋住了去路。他打算順著石頭上那條被過往行人爬得光溜溜溝槽爬過去。就在躬起身子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叮當”一聲,腰間的寶劍碰到了石頭上。這一碰可提醒了張道清。他抽出寶劍。雙手舉過頭頂對準攔路的巨石,大喝一聲“開!”雙手往下一劈,就好像快刀切豆腐,巨石頓時分為兩塊。隨即,他將劍就勢往左一撥,靠山外的那塊石頭被撥出五尺多遠,倒在一旁。從此,這兩塊石頭中間就成了一條過路的石巷子。人們怕后輩人忘了這件事,就在靠山里的那塊石頭上,刻下了“拔劍中行”四個大字。
如此說來,張道清的“試劍石”就在城山,“試劍洞”在北山巖。九宮山只有“劍劈石”,或叫“喝斷石”。
關鍵字: 九宮山 傳說 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