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山節
浪山節,藏語稱“香浪節”。據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拉卜楞寺數百名僧侶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內,赴野外采薪習俗的延續和發展。浪山節于每年農歷六月舉辦。 農歷六月的甘南草原,氣候涼爽、草茂花繁,此時從上門關到瑪曲草原的黃河岸邊,到處可見在山巔、草坪、河邊、樹林邊扎起的一頂頂帳篷和一縷縷野炊的青煙。藏區的群眾、機關單位、同窗知己,或集體組織、或自愿結合,在草灘上野餐、在曠野中高歌、在醉態中嬉鬧、在天地間渲泄。人們大碗酒、大塊肉,仿佛置身于遠古時代,回歸到了大自然。這期間,人們無拘無束,任意狂歡,一些過頭的話、一些過激的行動這時都視為正常,如果因此而惱怒者,反會遭人饑笑。 在浪山節期間,也開展一些民間文體活動和經貿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有藏戲調演、民族器樂演奏、民族小吃展銷、民族運動會等。
關鍵字: 內 拉卜楞寺 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