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花燈會
酥油花是藏族特有的古老手工藝術品,它是以青藏高原牧區特產的酥油為原料,制成栩栩如生、色彩鮮艷的人物、花草等造型。酥油花的制作者一般是寺院的大小活佛及僧侶,民間也有手藝高超的制作者。
每年從立冬開始,藏族酥油花制作者就將純凈的酥油切成薄片,加上冷水,像揉面團一樣揉勻,在制作藝術品時,根據需要加進不同的礦石燃料,制作出來的作品色澤鮮艷,久不褪色。一件件作品都是用靈巧的手指捏成。酥油花的作者也就是雕塑高手。
酥油花反映的題材十分廣泛,花樣繁多,形象生動。從簡單的日月星辰、草木花卉、龍虎象獅,到復雜的佛教故事、人物傳奇、歷史盛會、節日焰火都在它所表現的范圍之內。
至于酥油花最初的形式,有這樣的記載: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學佛成功后,為紀念佛祖釋迎牟尼,于1409年正月在拉薩大昭寺舉行了萬人祈愿大法會。法會期間,宗喀巴夢見荊棘變成明燈,雜草化為鮮花。宗喀巴認為這是仙界在夢中的顯示,為使大家也能看到仙界,就組織人用酥油塑成各種花卉樹木、奇珍異寶,再現他夢中的情景,連同酥油供燈奉獻在釋迎牟尼佛祖之前。這個宗教藝術活動沿襲至今。
夏河拉卜楞寺每年正月十五舉行酥油花燈會,供展拉卜楞寺六大學院及大小活佛制作的酥油花。十五日晚,在大經堂四周各固定位置支起木架,陳列各種制作精美的酥油花,花前供有許多酥油燈,在酥油燈的照耀下,使酥油花更加艷麗多姿。觀賞酥油花的僧侶群眾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直到深夜。
關鍵字: 色彩 藝術品 花草 酥油花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