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
1、古建筑群概況 文廟東南設有正門。影壁兩邊為兩道門,東面叫“禮門,西面叫“義路。由禮門進入圣廟,影壁北面就是半月形的泮池和明正統四年所建主體建筑之一的欞星門。泮池中心原筑木構拱形橋,名日“狀元橋,因木橋年久殘損,現作石拱橋代替。 欞星門,是一座牌樓式的木構建筑,四根粗壯的通天柱,將它分作三間門樓,門樓間又通過額枋等構件,巧妙地相互結合起來,翹檐飛角。正中走馬板上前面書“欞星門,背面書“太和元氣,用筆滑潤遒勁,當為名家手筆。穿過欞星門,對面是裝有金黃色泡釘的兩扇朱紅色戟門,又叫“大成門,戟門兩側是鄉賢、名宦祠,是供養社會賢達和清官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建在寬闊的1米多高的磚包臺基上,雄偉而莊嚴,建筑尚存宋元風格。殿內原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現殿前有孔子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后的尊經閣,是涼州區現存最為高大的古代重樓建筑。 文昌宮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建筑自成一組,古樸莊重。最引人注目的是殿內懸掛著從清康熙一直到民國200年間的幾十塊巨型匾額,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書法瀟灑秀麗,堪為藝術珍品。
2、非常豐富的館藏文物 武威境內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富,屬全省文物大市,全市館藏文物絕大部分(占到93%以上)集中在我館收藏,截止目前,藏量已達44733件,其中國寶級文物2件,一級文物168件,二級文物268件,三級文物574件。一、二級文物中,有些屬全國唯一,有些屬全省獨有。以銅奔馬、醫藥簡、禮儀簡、木雕、墓志石刻為代表的漢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緣塔、木板畫、金碗、瓷器、西夏文泥活字版本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涼造新泉、西夏銀錠為代表的貨幣文物,以明版藏經、明清瓷器、牌匾、水陸畫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這些文物都是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和歷史研究價值,是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出省跨國展出,宣傳武威、交流文化、發展經濟的重要資源。
關鍵字: 博物館 文昌宮 武威市 西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