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紀信祠
廟內還保留著十幾塊石碑,大殿還有30多平米精美的壁畫,這都為我們研究紀信祠變遷的歷史和人文景觀提供了佐證。
紀信祠歷經明、清、民國幾個朝代,多次修繕,解放后作為省級文物進行保護。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浪潮和天水旅游業的發展,政府撥款和群眾募捐對這座古老建筑群進行了修葺,已基本回復了原貌,又向游人展示著昔日的風采。
天水紀信祠
明朝初期,供奉城隍成了我國當時一種新的習俗。一些地方先賢或者忠勇之士得以金身重塑,被鄉民供奉起來。人們大多希望借助他們的神威,使地方多一份平安。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西邊的蘭州,東邊的清水,以及介于蘭州清水之間的天水就供奉起了同一個人,一個以忠烈而出名的,據說是誕生在天水的古代英雄紀信。
天水 “城隍廟同時也就是紀信祠,它就坐落在天水市大城北街十字路口。紀信生年不詳,從他死難的漢王三年推算,它應該是戰國末期到西漢早期的人物。大概由于紀信所有的輝煌都定格在了他舍身取義的一瞬,所以關于他的祖籍,自古也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四川的西充,山西的洪同,可在隴山之右的甘肅,人們依然相信紀信就是天水人。這樣的認識,主要是因為天水城隍廟也就是紀信祠里的古樹和壁畫,更因為天水百姓很久以來認定紀信本來就是當時的成紀人,也就是現在的天水人。
無論是四川的西充,山西的洪同的還是甘肅的天水,如果說人們對紀信的祖籍還有些爭議的話,那么他們關于紀信生命中的輝煌卻有著極其相似的看法。那就是在漢王朝誕生的前夜,在漢王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久困于滎陽的關頭,紀信所表現出的超人的膽略與慷慨赴死的決心。
關鍵字: 城隍廟 天水人 天水市 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