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行---青海湖游
西寧市為蘭青鐵路終點,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沖,自然是我們探訪西北的首站。從省會西寧市的南線出發,進入我們西北之旅的第二站,追尋著文成公主的進藏之路,穿過日月山口,駛過倒淌河……不久,一大片的藍色進入眼簾,之后的幾天藍色就一直存在于眼里、心里、感覺里,揮之不去…。
青海湖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是青藏高原上居住的人心中的圣湖。對從小生長在城市中的我來說,青海湖是個可以用心靈觸摸天空的地方。
手心上的天空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寧一百五十公里,面積四千五百平方公里,海拔約三千二百米。從西寧出發,海拔一直在升高,過了日月山以后,明顯感到頭有點暈暈的,鼓膜也開始隱隱作痛,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高原反應?
在日月山口的時候,車子停了一下,下車后馬上就被兜售貨物的藏民圍住,他們賣的一些藏飾在西寧的水井巷都能找到。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又有人往我懷里塞了一只小羊,糊里胡涂地就抱著小羊拍了張照片,不過那只羊真的很可愛,它的表情比我還無辜,抱著拍照三塊錢,對于從沒這么近距離接觸過羊的人來說也算物有所值了。之后又被人拉上了牦牛、駱駝、還有馬(如果知道兩天后我就能跟草原馬匹有更親密的接觸,我一定不會在日月山口騎馬拍照),騎在這些動物身上,一一拍了照,均一價:三元。
告別了一堆偶蹄類動物,上車,繼續尋覓青海湖的蹤跡。
這天的天氣很好,雖然氣溫只有十幾度,但陽光洋洋灑灑地照在身上,感覺非常暖和。沿途一直貪婪地望著天空,朵朵白云點綴在空曠的天藍色天空上,白云的影子從車邊游過。城市里,天空被灰塵遮住了顏色,又被電線和高樓劃得支離破碎,永遠看不見一片完整的天空,偶爾透出的些許藍色,代表的也是憂郁。而這里,天空藍得讓人感覺到它的純凈,離我們又是那樣近,就像一張畫著白色棉花的大毯子,暖暖地蓋在身上,一伸手,就能把它放在手心上!
連公路都被天空的純凈渲染,一路綿延,干干凈凈,車輛不多,靜靜地帶我們去向更美的地方。遠處是頂上還帶著皚皚白雪的高山,它們敞開著雙臂,連接著天和草原。路邊是成片的草原,數不盡羊和牦牛悠閑自在地吃著草,偶爾幾個牧人騎著馬兒在草原上唱著聽不懂卻又很美的歌曲……這場景,在電視里面看過,卻從來不知道它是這么真實地存在著的。
聆聽草原的動人旋律
秋天的草原,黃黃的,這種黃色不比七、八月開滿油菜花時的金黃璀璨,而是和那里的天空一樣,靜靜柔柔的。很奇怪,總覺得草原上的色彩都是有聲音的:天空的藍像大提琴,寧靜深沉;云朵的白像豎笛,優柔地點綴;草原的黃像小提琴,跳躍清脆;山脈的青像鋼琴,連綿起伏;金色陽光把它們交織起來,形影交錯……旋律,極美!
同伴們一路都在「哇!哇!」個不停,很能理解,這樣的遼闊這樣的色彩,還有成群的牛羊,都是從來沒見過的。一路玩笑一路美景,心是那樣的自由,感覺自己快飛上了天。
曬著太陽,依在椅子上,看著遠方,淺笑著,忽然被眼前所見震撼:在天空和草原交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抹別樣的藍,比天空深沉,比草原跳躍……「青海湖到了!」司機說。所有人都擠到車窗的一邊,車廂里很靜。我想,他們和我一樣震撼……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才能表達那種感覺,也不知道怎么敘述才能透過文字描述那種美,那種圣潔。碧藍色的湖水把天空和草原暫時分割開,像海一樣,看不見,又不像海,因為它波瀾不驚,只是靜溺地鑲嵌在高原的天空和土地之間。遠遠地望著它,分明能感覺它的磁場,吸引著我們,也抗拒著我們。一直沒有人提議下車,也許是不忍破壞那種寧靜絕美的畫面。拿出了相機也不知道該拍什么,我想,無論用文字還是畫面,都無法確切表達身在其中的那種震撼。
我們就這樣靜靜地,遠遠地觀賞、聆聽著青海湖……心中的圣湖。
鳥島:看鳥,看天,看湖
車沿著青海湖邊的國道一直開,旅程中一次次的感嘆,腳下的公路似乎沒有盡頭,若是真的沒有盡頭也好,就在這動人美景中一直開下去。
下午的時候,終于到了傳說中的鳥島。鳥島是青海湖最吸引游人最多的地方,是青海湖最西邊的一個小島,每年都有上千只鳥到此棲息,種類繁多,鷗、水老鴉、天鵝、鶴,包括稀有的黑頸鶴。看大天鵝最好是在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之間,從五月到七月這段時間是觀賞鳥類的最佳季節。
司機說我們來錯了時節,因為已經到深秋,鳥島上的鳥都飛回南方過冬去了,此時只剩下了少許越冬的天鵝。其實這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但畢竟游青海是大家的夙愿,有點小小的遺憾也好。
依稀也有幾只鳥飛過天空,遠遠地只能看見一串小白點,在湛藍的天空也沒留下什么痕跡。鳥少,游人也少,正是如此,我們才更能體味青海湖的寧靜吧。飛奔向沙地,世界仿佛只剩我們一隊人,那在五月有成千上萬只鳥產卵的沙地里,我們附身尋找鳥兒留下痕跡。看著地上的鳥骨和羽毛,我們盡情發揮想象力,想象上萬只鳥兒齊飛的壯觀場面。那無數個小凹地里,有多少個雛鳥破殼而出……
抬頭,注意力重回青海湖,原來我們離青海湖這么近了,在一陣激動和歡呼雀躍的奔跑之后,真的,我們來到了她的身旁。那么幽藍和寧靜,湖水溫柔的輕拍著沙地,以為自己來到了海邊,涼涼地風吹在臉上,有點冷,風卻很干凈。
揀了一根羽毛,插在盤起的發髻里,心里長出一對小翅膀,帶我飛向自由的遠方…。
青海湖之夜:看日落、數星星
繼續往前趕路,我們在日落前趕到了哈爾蓋,告別了司機。我們要穿過牧場走到青海湖邊上,在天黑前把帳篷搭好。過了七、八月,草原上的帳篷賓館都已拆了,為了在青海湖邊看日出和日落,我們只好自己帶了帳篷去露營。
不知不覺太陽開始落山了,草原的白天很長,要七、八點才開始天黑。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很長,太陽一下子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周邊的云層被渲染得五彩繽紛,能看見日光穿透云層的路線。余霞燒紅了草原,羊群不知什么時候都不見了,土墻圍成的羊圈在夕陽下只剩一排暗暗的輪廓。曬了一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紅紅的,被夕陽一照,顯得愈發紅潤,這就是傳說中的「高原紅」吧!
我們時而縱聲放歌,在永恒沈寂的高原上吶喊;時而默默前行,傾聽來自天籟的聲音。腳步仿佛穿梭萬年的時空,去探求這片土地形成時的靈魂。滿地大塊兒大塊兒的牦牛糞,也讓我們長了不少的見識;偶然會有幾片比人還高的黃草,淹沒了我們身影。
太陽越來越下沈,終于隱在遠處的地平線,輝煌也隨之漸漸散去,空氣迅速變得寒冷起來。路上除了我們的沙沙腳步聲,剩下就只有寂靜和寂靜。
在距離青海湖二十米的草地上,支好了帳篷。青海湖邊有小氣候,日夜溫差有二十度,晚上的溫度已經零下三四度了。一層一層地往身上加衣服,帽子手套也齊齊戴上,還是覺得冷。
月亮悄悄的掛到了深藍色天邊,夜漸漸地深了,沒一會月亮也不見了,只有滿天的繁星掛在了黑幕色天上,一直垂到了天邊。高原的空氣是如此的透明,我們像被籠罩在一件黑色的天鵝絨的斗篷里,滿天的繁星是斗篷上的點綴,隨手就可以摘下來。
天全黑了,不敢在晚上去青海湖邊上。各自鉆回了帳篷,翻來覆去睡不著,一天的美景像幻燈片一樣在眼前切換,帳篷外面風聲呼嘯,還有牧人養的藏獒的叫聲。
睡了,嘴角還掛著甜甜的微笑。
用笑容感動灰藍青海湖
第二天早上是被凍醒的,帳篷的內帳都結霜了,嘴里呵出的氣都是白白的。掙扎著從睡袋里鉆了出來,穿戴暖和,提著相機鉆出帳篷,想等著拍日出。
一出帳篷,傻眼了:眼前的景物完全不是昨天看見的樣子,都懷疑自己的帳篷是不是被人搬動過了。天空烏云密布,把大地遮了個嚴實,遠處的山脈像是一夜之間就消失不見了。
頂著風跑到青海湖邊,昨天碧藍的青海湖今天像是心情不好,變成了灰藍色的。天地之間,蒼茫一片,濃云壓著湖面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寬闊的湖面波浪翻滾,連綿的海浪涌向岸邊,永不停息拍打著沙灘的潮汐,不舍晝夜。
小心翼翼地在青海湖邊漫步,靜得只聽得見風聲和腳步聲。青海湖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瑪尼堆,人們用各種各樣的石頭壘起石堆,系上彩色的巾幡,巾幡隨風飄動,捎去美好的祝愿。沙灘上有許多長長的拖痕,頑皮地猜測這是青海湖水怪留下的痕跡,眾人大笑,原來只是藏民的摩托車的車痕,孩子般的笑聲給聚集了陽光的能量,一掃青海湖的陰霾。
拔營,就近走到公路,攔車去下一個目的地——原子城西海鎮。十六個人一起在路上攔車,估計看來太像「車匪路霸」,一番考慮決定由女同胞上陣攔車,男同志躲在路邊。女孩們拿著絲巾,揮舞于路邊,終于有好心的司機停了車,同意把我們帶去西海鎮。開心地回頭召喚男同胞,十幾個男人拖著大包沖了過來,只聽身后「啪」一聲,司機關門、發動馬達、加速離去,動作一氣呵成……我們楞在原地,足有十秒之久,隨后狂笑!這成了我們在青海湖最搞笑也是最難忘的花絮。
只得折回哈爾蓋找車,到達西海鎮的時候已是傍晚。經過兩天的旅程,已經到了青海湖的北面,西海鎮是中國原子彈的研發基地。
與想象中的喧鬧不同,西海鎮異常寧靜,很能讓人靜下心來,玩笑說這是個很適合隱居的地方,同伴問我何時剃度。
找了家干凈的旅店,熱情的店主引我們去吃美味的小吃。早點休息,明天一定更精彩。
最精彩的一天:雪原、牧馬、熱水泉
也許是我們的笑容感動了青海湖,我們在青海湖的每一個清晨都有不一樣的景色。第一天晴,第二天陰,第三天……白茫茫一片。在西海的小旅館起床,打開窗戶便看見一片雪白,竟然下雪了!
飛快地穿戴整齊沖進雪地,還沒來得及拿出相機就被人用雪球打到,原來雪仗已經開始……好!開戰!一群大孩子就在路邊打起雪仗來,白色的路、白色的樹、白色的小樓,著裝鮮艶的我們點綴了滿天遍地的白色,笑聲為寧靜的西海鎮清晨帶來無限活力。
暫時
關鍵字: 哈爾蓋 西海 青海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