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堿淖
紅堿淖風景名勝區位于中國陜西省神木縣西北部的神府東勝煤田腹地,一九九五年被省政府公布建立為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包括紅堿淖及環湖1公里范圍內的陸地。紅堿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意思是水泊、湖泊,地狀似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長處12公里,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湖岸線長43.7公里, 最大水深10.5米,平均水深8.2米,湖面海拔高程1100米,屬高原性內陸湖泊,四周有木獨石犁河、壕賴河、七卜素河、營盤河、拖河、蟒蓋兔河、 爾林兔河等七條季節河注入,水源補給量與水分蒸發量基本平衡,水位穩定,是陜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紅堿淖四周生態環境良好,其東側有爾林兔草原,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5公里,西側8公里左右有面積達七十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牧場,水草豐盛,牛羊成群。南北兩側以沙丘灘地為 主,灘地上又以沙柳為主的大面積固沙防風林帶,沙丘多已固定。紅堿淖盛產多種淡水魚類,共有16種,主要經濟魚類是紅堿淖大銀魚,紅堿淖鯉魚、鰱魚、草魚、鯽魚。湖中所產鯉魚 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聞名遐邇,但凡食之, 無不交口稱贊,湖內所產大銀魚以色澤明亮、圓潤、質地優良而聞名海內外。湖的南岸有一個約0.33平方公里的半島,最窄處僅有200米寬的地段與陸地相連,島上地形奇特,有粘土,也有堅硬的巖石,還有大片松軟的沙灘,最良好的天然浴場,島的東北角曾建有龍王廟,一直流傳著四海龍王神奇而美好的傳說。
紅堿淖風景名勝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許 多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共有30余種野生禽類在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以及鸕鶿、海鷗、魚鷹、野鴨、鴛 鴦等。每逢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只禽鳥相聚于此,上下翻飛,翩翩起舞,和樂齊鳴,景象非常壯觀。紅堿淖水域遼闊,水勢浩淼,湖水景觀隨著時間與季節的變化而千姿百態,春夏秋冬各有特色,宋朝大詩人范仲淹的詩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hellip;hellip;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壁。把這里的景觀描繪得淋漓盡致,微妙微肖。
紅堿淖周圍錯落起伏的沙丘與大小不等 的片狀草場相間,雪白的羊群似朵朵白云點綴其間,簇簇沙柳在金黃色的沙丘中格外翠綠,激越的信天游在天空中久久回蕩。遼闊的湖面、綿軟的沙灘、靜謐的原野、翠綠的草原、充滿生機的作物、噴薄欲出的朝陽、夕陽西下 的霞光、奔騰洶涌的巨浪、隨波逐流的小舟、翩翩起 舞的飛禽、典型的塞外風光與蒙漢兩種民族文化互相 交融的地域風情一起構成了紅堿淖風景名勝區得天獨 厚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隨著陜西省旅游業的全面發展,省、地、縣三級政府對紅堿淖的開發都投注了極大的 熱情,通往景區的專用二級油路錦大公 路的錦界至中雞段已建成通車,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絡也已開通,供景區建設而建的3.5萬伏變電站也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縣政府 還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開發紅堿淖風景名勝區 的優惠政策,編制了景區開發總體規劃和重點區域詳細規劃.
關鍵字: 信天游 生態環境 陜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