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遺址
秦都雍城是中國東周時期秦國都城的遺址。春秋至戰國中期近300年間秦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位于鳳翔縣城南、雍水以北。1952年起進行調查發掘,1988年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史記middot;秦本紀》曰:“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hellip;hellip;卜居雍,后子孫飲馬于河。獻公“二年,城爍陽。從德公元年(前677)到獻公二年(前383)的290余年間,雍城一直是秦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經過十九位國君的苦心經營,為后來秦始皇統一全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作為國都,雍城筑起了規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壯麗宏偉的宮殿,成為當時全國發達的大都市之一。獻公東遷后,雍城雖然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但作為故都,列祖列宗的陵寢及秦人宗廟仍在此地,許多重要祀典還在雍舉行。
雍城城垣,根據鉆探資料證實,位于今鳳翔縣城南,雍水河之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臺塬之上。平面呈不規則的方形,東西長3300、南北寬3200米,面積約10.56平方公里。雍城城外除東、南以紙坊河、雍水等自然河流為天然屏障外.還在西垣外挖掘人工城壕作為防御設施的一部分。現探明西垣外城壕長約1000、寬12.6一25、深5.20米。
我國考古工作者1973一1986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對雍城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鉆探和發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規模,以及城內的三大宮殿區和城郊宮殿等建筑遺址,還有城南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公陵園和小型墓葬區。
雍城城內在春秋戰國時先后建有姚家崗附近宮殿區,馬家莊附近宮殿區和鐵溝、高王寺三大宮殿區。姚家崗在城內中部偏西,發掘出可以藏冰190多立方術的凌陰(冰窖)遺址和一處宮殿遺址。馬家莊遺址位于雍城中部偏南,是保存較好的春秋中晚期大型宮殿宗廟區,可能是秦桓公居住的“雍太寢之所在。鐵溝、高王寺宮殿區位于雍城北部,發掘了鳳尾村遺址和高王寺銅器窖藏。三大宮殿區內發現有大量陶器,有盆、罐、缸、甕、鬲、缽、豆、盂、繩紋水管道、井圈、板瓦、筒瓦以及云紋、葵紋瓦當等。
在雍城郊外還發現有秦人宮殿和其他遺址。蘄年宮是秦代著名的宮殿,秦王政曾行加冕禮于此。出土有“蘄年宮當和漢代文字瓦當。推測其建造年代為戰國中晚期,直到西漢仍沿用。在城關北街發現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手工業作坊遺址,內有青銅窖藏,出土28件青銅器。
關鍵字: 鳳翔縣 加冕禮 春秋戰國 馬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