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州古城
在縣城鳳儀鎮內,鳳儀取“百獸翔舞、“鳳凰來儀之說。該城在1979年列為全州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宋朝熙寧年間,為土城,明朝洪武年間重修,并有磚石修建了東勝、南明、西平、北定四城門。明弘治六年1493年在內城東北兩面鑿壕,壕外加修外城。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內城,康熙五十五年四川巡撫年羹堯委保寧通叛臨修,把內場面修成高2.7丈,垛口1039個,四門俱有樓,場面墻為內筑夯土外砌磚石,用桐油,石灰漿勾縫。民國至解放后,內外城被拆毀,現僅存內城南門及東、西、北部分殘墻。南城門洞為拱形頂,磚石結構,拱高4米,寬4.9米厚,16.6米,內壁書刻紅軍長征的革命標語。西城墻殘長93.81米,高6.9米。
茂州古城及城址東端發掘出土的先秦石棺葬對于研究古羌歷史、明清建筑風格、紅軍長征過羌寨提供了重要史證。傳說茂州古城與四川巡撫年羹堯之死有直接關系。因他派人修筑的茂州城為2.7丈,寬1.8丈,超過清廷規定的省城墻高2.6丈,寬1.7丈的標準,故懷疑年羹堯有反叛朝廷,立“異邦的野心,尋機將其殺死。
關鍵字: 鳳儀鎮 鳳凰來儀 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