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態的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屬宜賓地區長寧縣域,僅中心景區的面積就達4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壯觀的竹林。它曾榮獲“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和“中國森林十佳”的美譽。但在去之前所看過的一些資料對蜀南竹海的描繪多是“翠綠一片”、“竹聲呼嘯”、“遮天蔽日”……在我的腦海中印上了竹海就是一望無際的竹的海洋。成都的一位朋友也說:“別去那兒了,沒什么意思。到成都的望江樓公園看看竹子就行了。” 我納悶,真那么單調?可又一想:游小溪和觀大海的感覺能一樣嗎?再說,蜀南竹海所獲得的那些殊榮也不會只源于一個“大”字吧?所幸這瓢冷水沒有澆涼我們去竹海的熱情。
4月23日我們在宜賓汽車南站乘中巴(只有這種車)行程約70公里到達長寧縣。此車本應直達景區,可司機覺得去竹海的客人只有七人,途中就與其家人聯系好了讓我們轉車,他再去縣城拉更多的乘客。所以,中巴一到,就有一輛面的在路旁等候。我們提著行李又鉆進面的(未再付錢),(面的司機是中巴車司機的父親)。天空越來越陰暗,小面窗上的雨刮器艱難地擺動著,發出吱吱的尖叫聲,車窗外的景象越發蒙朧而虛幻了。面的快速行駛在平坦潔凈的黑色路面上,在雨水的沖淋下,路面油光閃亮。司機自豪地說:“這路是用進口材料鋪的,里面有橡膠,成本很高。特別結實,彈性好!”不知此話真假,但坐車的感覺確實不錯!過去只知有塑膠跑道,現在連公路也塑膠了,真長了見識。汽車很快駛入盤曲起伏的林海道路上,只見兩旁密集的青竿翠葉都齊刷刷地伸向路心,編織成一個遮天蔽日的半圓形的翠綠色通道,延伸數公里,被稱為“竹林隧道”。行駛在長長的“隧道”中,感到既新奇又壯觀。
竹海的路
翡翠長廊
出“隧道”不久,便進入了主要景區的范圍。面的載著我們在竹海西大門買了門票,然后直奔三合界(這個位置不錯,屬景區中心),在一座名叫“竹園山莊”的三層小樓前停下,原來這是司機外甥開的旅店!看來我們已享受到眼下時興的“套餐”服務了。心想,新來乍到,既已被套住,也只好“餐”下去了。還好,這份“套餐”套得不算“慘”!看了標間的情況算一般,每人每天50元包吃住,覺得還可以,就沒有再去附近的其它賓館看看。這也可能是老年人的惰性吧!后來從其他游客處得知,多看幾家再作決定才是明智的。景區里高中低檔的旅館都很多,飯館也不少,完全不用為食宿擔心。
天公不作美!雨時大時小,一下就是三天。但對游覽的影響不是很大,況且有些景象在云雨中欣賞也別有一番情趣。
三天的游覽,使我們對蜀南竹海有了全新的認識。它遠不止是“竹的海洋”,除竹景外,其它具有獨特個性的景觀還真不少,以下談幾點比較突出的感受。
三合界
家庭旅館
浩瀚豐饒的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面積之大,為國內外所罕見。七萬多畝竹林,覆蓋在大小幾十座山巒上,登高遠眺,只見一片浩淼無垠的翠綠色海洋,宏大而壯麗,令人心潮澎湃!
四川的森林一般具有樹種多樣、組成復雜的特點;而偌大的蜀南竹海,在植物的構成中占統治地位的卻只有竹類和蕨類,偶見一兩株其它樹種,也生長得十分艱難。這種單純的植物組成,不僅充分展示了這個物種的群體美與個體美,還使景觀顯得格外突出、精練。所以,面對如此廣袤的竹海,卻沒有任何雜亂之感;放眼望去,遠近高低每一處景致都顯得那么蔥蘢、整潔、清麗!浩瀚的竹海!純凈的竹海!
蔥蘢的竹林
茂盛的蕨類
人們常用“雨后春筍”來形容新事物的大量快速涌現,這回我們真正目睹了雨后春筍的數量之多、生長之快,見證了這個成語是多么地精當!林區有規定,清明前的竹筍不能挖,我們正趕上清明后的采筍季節。竹林里大量的竹筍破土而出,當地人背著竹簍,拿著鋤頭,一天幾次往回背。旅店店主的父親,歲數很大了,一天也能背回好幾簍。只見他家廚房的桌上、地上所有的盆、桶、缸等盛器中都泡滿了新挖的竹筍。路兩旁的竹林內隨處都能看見一堆堆從土中頂出的新筍尖。當地人告訴我們,春筍一出地面,一天可長三、四十厘米,不出一月就能長成十來米高的竹子。
因竹的種類不同,竹筍的大小、形狀有別。小的如筷子般,大的有一二十斤重。竹筍的味道也有很多種,僅我們在竹海吃過的就有淡味的、甜味的、苦味的、還有甜苦味的。筍衣(嫩筍的薄皮)也入菜,竹的全身都有用。以前吃竹蓀時,曾疑惑竹子的哪部分能長成這般模樣?這次才明白它不是竹,而是生長在竹林里的一種菌類。旅館的小師傅拿來三個竹蓀蛋(也叫胎盤,據說是營養價值很高的珍品),使我們有機會觀察了竹蓀的生長過程:先從蛋頂長出菌柄、菌傘,傘下又長出一圈網狀的“裙子”十分漂亮;這一過程僅三四個小時就完成了,若不及時采摘,就在地里腐爛發臭了。
人面竹
竹蓀生長的三個階段
我們有幸品嘗了多種竹產品:各種味道的竹筍、竹蓀、竹蓀蛋、竹花(又叫竹燕窩)過足了竹筍癮。一連三天頓頓不離竹筍,是正趕上了鮮筍豐收的時節,也是因為這里缺少其它的蔬菜。好在小師傅廚藝好,又跟我們合得來,變著花樣做,才沒有讓美味的竹筍倒了胃口。
竹林中還有多種藥材,其中最好玩的叫“金毛狗”,真像一只長著黃毛的小狗。用竹子制作的工藝品、生活用品更是不計其數。我們所住旅館的主人,就是靠制作竹工藝品掙下這座三層樓旅館的。景區的商店里、攤位上,還有許多婦女提著的竹筐、麻袋中都堆滿了竹林產品的干貨,種類繁多。
美麗的的竹海!豐饒的竹海!難忘的竹海!
藥材-金毛狗
蜀南竹海博物館
在游覽景區之前,最好能先參觀竹海博物館。這是一處環境幽雅的園林式建筑。館內較系統地介紹了各景區的概貌和物種資源,展示了許多竹制品,如形式新穎、做工精良的各式家具,還有竹制工藝品及竹簡等,都很精美。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就是那幅堪稱“世界竹編巨著”的長卷《清明上河圖》了。全長約四米左右,由七位竹編巨匠用薄如蟬翼、細如發絲的的100萬根竹絲、耗時一年精心編制而成。其畫風古樸,工藝精細,若不看說明,很可能會誤以為是一幅精美的蜀繡。
尋幽滌心忘憂谷
到竹海的當天下午,我們游覽了忘憂谷。山谷面積不大,但比較幽深。雨天,游人稀少。只見雨絲沐浴著蔥翠欲滴的竹林,涓涓清流穿行在山石之間,紅褐色條石鋪就的臺階在綠草中時隱時現;輕柔的流水聲、雨滴聲、間或傳出的鳥鳴聲掠過耳際。我們撐著雨傘在此間漫步,一瞬間,思維似乎停滯了,身心彷佛都融化在這清寂的山谷之中了,多么難得而美妙的感覺!
走過時密時疏的竹林小徑,我們來到了忘憂谷的盡頭。一座崖壁的巨石上篆刻著“滌塵”兩個大字,其上一簾瀑布高懸,飛流而下的水珠灑在上面,將崖壁沖刷得一塵不染,“滌塵”格外醒目。此景讓我自然地品味起這兩個字的含義來:滌心才能忘憂!讓我們洗去心靈的塵垢,擁有真正美好的人生吧!
忘憂谷1
忘憂谷2
忘憂谷3
關鍵字: 博物館 工藝品 蜀南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