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
巴塘、理塘的人常常趕著馬幫來此地馱鹽,我們看到一隊隊騾馬穿街而過,趕馬人和街上走著的人在大聲親熱地打著招呼。據介紹,至今當地人和周圍地區的人皆喜歡食這里的鹽。人們也習慣用此鹽喂養牲畜,能催膘。據說母畜吃了這種鹽后還容易發情,有利于牲畜的繁衍發展。
鹽井是“茶馬古道上的要沖,據當地人介紹,過去達賴喇嘛規定“茶馬互市只能有3個過道,鹽井即其中之一。鹽井是商品集散地,周邊18個地方的人都來此地做買賣。芒康有18個頭人到這里買鹽,運到拉薩。巴塘、理塘的人過去要從鹽井經過去拉薩。因此,鹽井被遠近的人看作一個風水寶地。現在每天還有來自察瓦弄的大群馬幫到此買貨,每次來的馬匹約100多匹。察瓦弄屬于西藏察隅縣,位于云南、西藏、緬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帶,是“茶馬古道上著名的馬幫繁盛之地,至今馬幫仍然十分興旺。
下鹽井村博聞強識的納西老人下關告訴我,由于這里是“茶馬古道的集散地,他年輕時,每天都有四五百匹馬在瀾滄江上過溜索來來去去。下關的父親趕馬走過13次拉薩,爺爺也走過拉薩。因此他過去也趕馬做生意,有20匹馬,雇了一個幫手,(稱為“勞都),經營茶、糖、粉絲,從拉薩運回氆氌、咔嘰布等,貨物一般拉到麗江出手。他有槍,過去沿途山上豹子多,因此進森林前要先鳴槍威懾豹子,晚上露宿,要燒篝火。“茶馬古道上的商幫以麗江“崇(商幫)最有名。從鹽井趕馬到德欽要走6天,到麗江要走21天,到拉薩要兩個月零5天。察瓦龍的人至今仍然趕馬到這里來做生意,不止100多人,拉來糌耙等物,來此地買米、鹽巴、麥子、油等。
藏區多神山,鹽井也有個神山,叫達彌尤,相傳達彌尤神山是卡瓦格博神山的3個女兒之一。傳說中“曲孜卡溫泉是女神達彌尤用憂傷慈悲的眼淚化成的。相傳很久以前鹽井瘟疫成災,百姓在絕望中又無力醫治,女神見到后心生憐憫,垂淚化作溫泉供百姓治病祛災。相傳她的眼淚化作了108個泉眼的水,最后形成了曲孜卡溫泉。這溫泉可以治百病。從古至今,遠近的人們都有到溫泉泡澡的習俗。
關鍵字: 瀾滄江 芒康縣 茶馬古道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