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哈尼族傣族自治州旅游概況
紅河州因終年川流不息的紅河此而得名,是云南省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富集區,云南省的最低海拔、最大文廟,最長古橋,最早的出境火車都分布在紅河州境內。
紅河州轄二市,11個縣,蒙自為自治州首府,是一個以哈尼族、彝族為主的多民族地區。除哈尼族、彝族之外,還居住著苗、傣、壯、瑤、回、布依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2.7%。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與越南毗鄰。全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元江為界,元江以東屬于滇東高原區,元江以西為橫斷山縱谷的哀牢山區。全州最高處為金平縣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處在河口縣南溪河口,海拔76.4米。 境內河流分屬紅河、南盤江(珠江)兩大水系。紅河發源于云南省中部,由西北向東南奔流。上游有東、西兩條主要干流,東干流發源于楚雄州綠豐縣境,稱東河;西干流發源于大理州巍山縣境,稱大西河。兩河在楚雄雙柏、玉溪新平縣界交匯,水量驟增,稱嘎灑江、漠沙江。流入玉溪元江縣境,亦稱元江。中游進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經紅河、石屏、元陽、建水、個舊、金平、蒙自、河口等縣市境,在河口縣城舊街處與南溪河匯合后流入越南,經河內市注入南海北部灣,在下游形成了富饒的紅河三角洲。
紅河兩岸資源極其豐富,是云南省有色金屬和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大錫產量居全國第一。個舊市被譽為我國的"錫都"。這里歷來是省內重要的木材基地。野生動物中珍禽異獸不少。全州有三個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烤煙為主,草果產量居全國首位。香蕉、菠蘿、石榴為自治州的名產,歷史上商業比較發達。所轄蒙自縣從20年代初,一直是滇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紅河州少數民族眾多,它們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裝服飾、音樂舞蹈各有特色。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住土掌房,衣服多為藍、黑色,婦女會刺繡挑花,女青年喜愛一銀鏈、銀幣、銀泡為胸飾,能歌善舞,"把烏"是哈尼族特有的樂器。彝族服飾可區別的有近百種。紅河彝族姑娘愛戴雞冠帽,帽上的大小銀泡,表示星星和月亮,象征光明和幸福。瑤族婦女能紡善織,梳圓錐型發式和戴紅頭巾的,是已婚婦女的標志。
紅河州歷史悠久,形成了眾多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深厚。州內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水,有著名的錫都個舊,有滇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蒙自,有聞名遐邇的錫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受中原文化影響形成的一大批歷史人文景觀,其景點數量之多,景觀內容之全,文化內涵之豐富,建筑風格之獨特,與中原文化結合之完好,為云南之首。
歷史上人才輩出,名人眾多。有清末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世界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彝家名將張沖等。紅河州民族眾多,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哈尼族的"十月年"、"
關鍵字: 云南省 人文景觀 少數民族 紅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