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給藏族文化村旅游景區
迪慶霞給藏族文化生態旅游村位于香格里拉縣建塘鎮紅坡村委會次之頂組,距香格里拉縣城13公里,是通往香格里拉碩都湖、碧塔海及白水臺旅游景區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香格里拉文化走廊的第一站,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霞給村依山傍水,風光如畫,民風民俗濃郁,是典型的藏族村落,被譽為“香格里拉第一村。迪慶霞給藏族文化生態旅游村就坐落在這里,是村中之村。旅游村的周圍是天然原始森林,風景如畫,將村包圍在大山的懷抱中,碩都崗河彎彎曲曲宛如一條玉帶自村中流過。村內居住有二十多戶藏民,獨具特色的藏族民居保存完好。隨處可以看到佛塔、瑪尼堆、經幡和護法天柱。有風格各異的水力轉經筒、銅制轉經筒和羊皮制轉經筒等。
噶丹middot;德吉林寺是藏區目前唯一一座集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和藏傳佛教八大教派始祖佛像的寺廟。2005年5月,由迪慶藏區宗教領袖崩主middot;魯茸江參活佛率眾多活佛高僧舉行了開光儀式,并賜予寺名。寺廟的藏經閣收藏并開放展示寶貴的《甘珠爾》108部、《丹珠爾》203部、《密宗集》、《金剛經》以及八大教派各創始人的文獻等經書寶典,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在整個藏區都是罕見的。
霞給村的藏民生活展示出了多姿多彩的藏族服飾文化、飲食文化、歌舞文化、節慶文化。在這里,多姿多彩的服飾裝點著平靜日常生活,寧靜的高原牧場,健壯膘肥的牛羊,點綴著和詮釋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里,藏民日常的生產習俗和生活場景鮮明勾勒展現在游人面前。在魅力無窮的藏家民居中,人們將感受到藏民傳統的酥油糌粑待客禮儀與婚娶喪葬的習俗。激情奔放的鍋莊與弦子舞,使人們感染藏民豐收時節的喜悅與希望。
霞給村積極挖掘、整理和展示藏族傳統民間文化和民間手工藝,舉辦多次民間藝術文化節活動,把藏族民間傳統的“口傳文化(有些已面臨失傳),以現代的方式保存起來,形成了一批視聽資料,保存與發展了藏族民間文化。霞給村有一系列手工作坊,可以看到藏族民間藝人用手工精雕細刻,制作原始古樸的手工藝品,使各種面臨失傳的藏族傳統手工藝重新獲和生命力。在手工藝作坊里,人們感受到藏民獨具慧眼的藝術風格和別具匠心的智慧。
在土陶工藝院中,藏族工匠們給游客現場演示傳統黑陶制作工藝。唐卡院中,流傳多年的美麗的堆繡與刺繡以再現。木器院中,加工程序復雜、品種多樣的產品,美觀實用。牦牛骨雕院中,各種漂亮的工藝品上,有藏文祝福吉祥、除惡避邪的圖案hellip;hellip;深受游客喜愛。生活在霞給村的藏民們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活靈活現地向游人們展示著多姿多彩的藏族文化。
關鍵字: 文化村 旅游景區 藏族 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