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位于村子正中雙虹橋畔,建于民國13年(公元1924年),館舍為中國傳統的樓房建筑。它背靠依山建房的密集村落,門迎寬闊富饒的和順壩子,兩條小溪從門前穿過。圖書館的第一道大門居高臨下,氣宇軒昂,上懸黑底金字大匾:“和順圖書館,為鄉人張勵所書。沿階而上為二門,系仿蘇州原東吳大學門面建造的三孔西式鐵門,空靈秀美。上有“和順圖書館(胡適)、“文化之津(李石曾)等匾額題詞。進入天井,則為小花園,正中修剪整齊的黃香木樹圍成一圈,綠樹紅花,春意盎然。過花園即是圖書館主樓。這是一座兩層上下各五格的中式建筑,第二、四格伸出成六角亭。屋架軒敞,柱少梁多,上下均為玻璃窗,室內顯得寬敞明亮,四壁著色素雅大方。書館右側是益群中學。
據館史記載,和順圖書館前身為清末進步文化團體“咸新社。時以倡導讀書、推行新文化為已任。辛亥革命勝利后,一度更名崇新會“閱書報社,1928年改用現名,專事圖書收藏和借閱。1938年圖書館成立10周年,各地知名人士紛紛題詞祝賀。著名數學家熊慶來題詞“民智源泉,張天放題詞quot;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以后得海外華僑贊助,將館址從崇新會遷出擴建,形成現有的規模。1993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和順圖書館為中國鄉鎮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圖書館,現有圖書六萬多冊,尤以古籍善本書最為珍貴,其中不少是國內珍本、孤本。其中有《八十一株梅花館詩古文詞稿》、《天地一庵詩鈔》等鄉賢手稿;有騰越廳、州志,永昌府文征等地方史料;有《楊升庵全集》、武英殿聚珍叢書、九通、四部叢刊等較為珍貴的古籍和完整的成套叢書;此外,還有1917至1942年的《東方雜志》,緬甸華僑辦的《仰光日報》(1935年)等。
作為滇西高原美名遠播、歷史文化內蘊十分豐厚的“華僑之鄉、“書香名里和順鄉名人極多。李口垓是同盟會員,辛亥革命元老,曾任云南護國軍第一軍秘書長,由他撰寫的討袁檄文,被國學大師章太炎稱為:“天南一枝筆。寸樹聲是云南大學副校長,名傳滇中的教育家。曾任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杰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就是和順鄉人。
關鍵字: 云南 和順 圖書館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