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臺
香格里拉縣三壩鄉白地村,自古至今,具有一種濃郁的納西文化傳統。這里的納西文化很少受漢文化的滲透和影響,所以保留了其自身的特點、原始的內涵,納西學者稱此處為東巴教的發祥地。“不到過白地,不算真東巴的說法已流傳了許多年了,人們不惜路途遙遠,紛紛前往尋求東巴文化的真話,觀賞白水臺的奇妙自然景觀。 白水臺位于哈巴雪山麓,距香格里拉縣城103公里,海拔2380米。它是由于碳酸鈣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觀。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鹽逐漸沉淀,長年累月就形成臺幔,好似層層梯田,被稱為“仙人遺田,面積約3平方公里,它是我國最大的華泉臺地。
納西語稱白水臺為“釋卜芝意為逐漸長大的花,白水臺有“仙人遺田的美稱。步臨臺地,但見白水臺層層疊疊,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間,又似納西少女的銀飾,疊飾成無數的銀環,朝暈夕照,銀光散射給人以拋金削玉般的清新。左側,一泉臺形似一彎新月,清泉盈盈四溢,相傳是仙女梳妝的地方。泉臺左下側一石穹窿,潔白如玉,形如一懷孕女子,是當地群眾供奉生殖神的地方,白水臺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又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源地中心,宗教活動和民族節目的活動之處。
臺地中央由十多個泉池相連,串成“天池,自上而下一臺臺,一層層堆云積雪,純白如脂,瑩潤如玉,耀眼奪目,好似一個銀色的世界。臺中央的華泉小洲,宛如一彎新月,水從其中滑過;珠光閃爍,奇麗無比。泉邊綠樹成茵,山花爛熳,天光云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隨著天光云影的變幻,景觀瞬息萬變,使人更增添了無窮的情趣。從遠處望去,白水臺如同用一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清水從上面流過,猶如流銀瀉乳,蔚為奇觀。白水臺對面的上柏峰下有一溶洞,古時為祭祀龍神之地,后因東巴教第二圣祖“阿明什羅在此修行,遂稱為“阿明能卡,又稱“阿明靈洞。
相傳,東巴文即是“阿明什羅在此創造出來的出白地村往東行不遠,可看到高達60余米的白地瀑布,秋冬之際,水流較小,輕柔溪水如注,奔騰而下,氣勢壯觀。 白水臺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它還是納西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稱,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平,途經白水臺,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白水臺由此成為東巴教徒的神圣之地。
關鍵字: 三壩鄉 白地村 白水臺 風景秀麗 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