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棱島
洱海雖小,“五臟俱全,有海灣、半島,還有大小的島嶼。古人稱洱海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洱海三島,名字都很文雅金棱、玉幾、赤文,而且都有優美的傳說故事。金棱島是洱海里最大的島嶼,南詔時稱它為中流島,白族話則叫它“串諾,意思就是海島。金棱島位于洱海的東南部,南北長約兩公里,平均寬370米,總面積約74萬平方米。
據說,島的形狀好像一把織布的棱子,日出東山霞光萬道映入洱海水中,就像金絲閃爍在島上,于是就叫它金棱島。明代大理文人李元陽有“天生翼石似金棱,欲織銀蒼水上波的詩句描繪島上的風光。其實這座島兩面三刀頭高闊,中部低狹,用“翼石形容倒是十分貼切的,但是與其說它像棱子,不如說它像棒錘更合適。
金棱島是由石灰巖構成的島嶼,傳說是觀音菩薩背的一塊巨石。島上溶洞有好幾處,其中最長的一處有500多米,貫通東西岸,洞內有鐘乳石可供觀賞。目前溶洞景點正在開發之中。金棱島的東岸中部是天然的避風港灣,島上聚居著200多戶人口,村名叫海島村,隸屬大理市海東鄉。漁民們除下海捕魚外,以航運沙石匠建筑材料到下關為生計。
關鍵字: 大理市 島嶼 洱海 金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