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束河古鎮感受人文魅力
對古鎮一向很感興趣,雖然有些古鎮經過開發商業氣息已經很濃了,但是在我看來,古鎮仍是清幽、閑逸、質樸的代名詞。
束河,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后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流傳變異而成,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
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位于麗江古城西北四公里處,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度的活標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范,如今,倘佯于龍泉之畔,漫步于束河古鎮,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作為大研古城周邊民居建筑的束河民居,成了“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吸引著各種膚色的游客前來觀光。
進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這里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的廣場,面積約250平方米,亦稱束河四方街,趕集的日子里異常熱鬧,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閑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站在廣場中心,你細細觀察體會,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納西民族由游牧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跡。
村中小巷
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寺內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么區別,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圣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師。因為是束河人的驕傲,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時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出大研城北走,眼前是一片綿延遼闊的原野,一叢叢樹前,掩映著一個古老的村舍,納西族先民跨過金沙江,從大雪山南下進入麗江壩子,就是在曠野上創建了他們早期的文明。
束河八景
青龍橋
青龍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 400多年歷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寶山,青龍橋的中軸線正對著聚寶山,這是木氏土司的設計,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筑。長 25 米、寬 4.5 米、高 4 米,全部由石塊壘砌,列為麗江古石橋之最,可見束河在麗江歷史上的經濟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龍橋的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它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英雄氣勢和莊嚴厚重感,站在這里,你也許會聽見馬蹄的聲音在回響。
青龍橋
這里還流傳著一個故事:藏傳佛教大師葛瑪馬追趕一個魔鬼,從這里一步跨到了玉龍雪山上,在橋上留下了一個仙人腳印。開春時節,橋畔的楊柳長出了新芽,如煙似紗,仿佛綠色的波浪要涌到橋面上來,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一景:“煙柳平橋”。
四方街
四方街廣場
長寬不過 30 幾米,有五條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環繞、日中為市,為麗江壩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古時候,束河的四方街上設有夜市,人們像今天的都市人一樣漫步在四方街上,隨心所欲走走停停,看看稀奇,吃點兒自己想吃的東西參與一下喜歡的游戲,逛夜市的人手里舉著手氫,穿行在青龍河畔,如夏夜流螢,成了一道風景,叫做“夜市螢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
龍潭
龍泉山下古樹參天,一道好水積成九鼎龍潭,潭水清澈晶瑩,水草曼舞,游魚逍遙,玉龍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無窮,成為束河八景之又一景:雪山倒映。潭邊有一截斷碑,年代已不可考,用石頭敲擊,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是束河八景之中的“斷碑敲音”。不過,為了保護這一景觀,大家還是不敲的好。
九鼎龍潭
潭中的魚兒是游人最喜歡的景致。它們不怕人,每當喂食的時候,紛紛爭指令性計劃令物,濺起的水花潑到喂食者臉上,人與魚如此親昵相處并不多見,這番情景被列入了束河八景,叫做“魚水親人”。
龍潭上端有一座寺廟,名叫“三圣宮”,西殿供奉觀音,北樓供奉龍王,南樓供奉皮匠祖師孫臏。東樓樓基直接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憑欄遠眺。在這里,遠近風光盡收眼底,田疇潤綠,炊煙裊裊,雞犬爭鳴,生機勃勃,一派田園牧歌,無限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月明之夜,登樓賞月最有風味,文人墨客每每對月吟詩作畫,傳為佳話。此景在束河八景中叫“龍門望月”。
“西山紅葉”
束河西山上有很多漆樹。每到秋天,樹葉鮮紅,秋光燦爛,令人賞心悅目。在束河八景中,這叫“西山紅葉”,最為動人。
“石蓮夜讀”
束河西山的最南邊就是松云村,后邊有石蓮山,山上有個山洞,象老虎張開的大嘴,為了震住老虎的威風,當地人在洞口建筑了一個寺廟,叫石蓮寺,其中有一棵柱子是用鐵鏈拴著的。民國時期曾經辦過夜校,讀書人圍火夜讀,成了一道風景,叫做“石蓮夜讀”,列入束河八景。
束河美食
虹鱒魚:玉龍雪山常年不斷的清泉,水質清澈,冰涼刺骨,正是虹鱒魚最佳的自然養殖場,食之鮮嫩可口,另人難忘。
束河涼粉:用麗江特產雞豌豆制作而成,“熱了涼吃,涼了熱吃”,是價廉物美的風味食品。
農家火腿:用純糧喂養,臘月腌制,色、香、味俱佳。
酸菜炒洋芋:酸辣適度,半生半熟,平民食物,歷久不衰。
大肉:適度的香料、適度的植物色素,厚實、鮮艷、軟嫩、肥而不膩,是農家一年的企盼,一種豐衣足食的象征。
米灌腸:將豬血與半熟的大米裝進干凈的腸衣內,蒸熟后變成黑色食品,為納西農家宰年豬的主菜。
酥油茶:酥油與綠茶的交融,也是文化與風情的交融,由于茶馬古道的影響,酥油茶成為束河居民的日常小吃。
土酒:純糧釀造,以口感評判優劣,以打不打頭行銷時常,由它泡制的青梅酒,口味更佳。
海棠果:春季開花,夏季成熟,果實成紫紅色,富含維生素c及多種微量元素,消炎健脾腎,對泌尿系統有特效。
果蔬蜜餞:原料很土,方法很傳統,水果蔬菜皆成晶瑩剔透的食品,觀之悅目,食之爽口。
香櫞:四季長綠,終年掛果,唐朝時為貢品,常置于王公大臣家中,聞其香味,舍不得吃,偶有品嘗者,謂之味苦,實由于千里輾轉,路途耽擱所至。你若有興,不妨親口嘗一嘗。
水燜粑粑:一面烤,一面蒸,松軟酥脆,團圓美滿。
交通:
1、麗江古城口有到束河古鎮的專線車。
2、在麗江新城福慧路福慧市場門口坐6路中巴車到達白沙古鎮(白沙壁畫處)以后再步行。也可以乘坐面的或乘坐私人中巴。
關鍵字: 麗江 束河 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