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沙溪古鎮逛茶馬古道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沙溪古鎮,一座因鹽和茶興盛的小鎮,走過一個發展、壯大、輝煌、衰落的過程,只留下了無聲的石橋、古道、古街在悄悄訴說著它的過去,只有黑惠江水無聲地把沙溪在茶馬古道上的輝煌歷程帶入遙遠的大海。
古鎮街景
沙溪位于云南省大理劍川縣西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的東南部,位于大理風景名勝區與麗江古城之間,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里。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瀾滄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
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鰲峰山古墓葬群、沙溪東面華叢山銅礦遺址無聲地告訴我們,公元前400多年,沙溪就形成了以黑惠江為中心的青銅冶煉制作基地,沙溪先人在那時就擁有了較高的青銅冶煉技術,成為云南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國在西南地區興起,并成為當時唐朝和吐蕃的緩沖地段,也是連接強者之間的紐帶,也是溝通兩者經濟、文化交往的茶馬古道的主要途經地之一。沙溪作為當時古道上的一個古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也許是上蒼對沙溪情有獨鐘,唐代以后,與沙溪壩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彌沙發掘了鹽井,古稱傍彌潛井,沙溪是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古鎮的貿易也隨之加入新的內容——鹽。鹽井的開采,猶如錦上添花,為沙溪的發展推波助瀾,古鎮作為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一躍成為茶馬古道的鹽都,成為西藏、滇西北地區的食鹽供給的集散地。鹽作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在沙溪逐漸成為繼茶、馬貿易后,又一重要商品。
茶馬古道經四川、云南,北連西藏、印度,南通東南亞。古道過云南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地,在這幾處名鎮之間,有著一個古集市――沙溪寺登街。
古鎮寺登四方街的條石歷經了幾百年的滄桑歲月,有的己經磨損得失去了形狀,但是石板上的馬蹄印仍然清晰可見,記載著當年的熱鬧和繁華。整個集市自在恬淡、古意盎然。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是沙溪商貿交易的地方。它位于沙溪壩子中央螯峰山熬頭位置,依山傍水,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是一個集寺廟、古戲臺、商鋪、馬店,開闊的紅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樹、古巷道、寨門于一身、功能齊備的千年古集市。寺登古街共有三個門——東寨門、南寨門、北寨門,西邊緊靠熬峰山的無寨門。
漫步古街紅砂石板,登上古戲臺,看一看四方街鋪面和馬店,走一走黑潓江上玉津橋,到興教寺感受各種流派佛教合而為一的寺廟,聽一聽沙溪洞經古樂,體會古老民族的古音樂的韻味,看一次白族傳統的霸王鞭,跳一曲白族傳統的肖拉者舞,聽沙溪姑娘唱一曲白族調,嘗一嘗沙溪土特產地參子、松茸、羊乳餅,我們為茶馬古道上能保存下一個完整的古集市而慶幸。
交通提示:
昆明——劍川——沙溪古鎮(從劍川有車到沙溪古鎮的,5元錢); 下關到劍川,然后在甸南下車,在那里等候去沙溪古鎮的車。
宿:古鎮現已經有客棧。
關鍵字: 古集市 沙溪古鎮 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