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旅游二次創業再創佳績
西雙版納的旅游業起步早、基礎好、名聲大、收效好,這是我們引以為榮的資本。目前,全州已經有5個aaaa級旅游景區和若干條旅游精品線路;旅游星級賓館44家;旅游等級景區16個;旅行社17家,已初步具備了吃、住、行、游、購、娛的“旅游六要素”,形成了綜合產業配套體系。
但是,當前云南省已經有15個州市把旅游業確立為支柱產業、先導產業或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紛紛制定和出臺促進旅游產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產品、市場、投資、人才和品牌等全方位的競爭格局,一批新興的旅游目的地迅速崛起。相比之下,我州旅游業的軟肋也逐步顯現出來。官方認為,我州旅游業還處于夯實發展基礎階段,市場競爭力亟待提高。
為此,多年來,州委、州政府持續加大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想方設法拓展省外境外客源市場,積極組團參加國際、國內旅交會,加強了與北京、上海、沈陽、昆明等重要客源地的旅游合作,加強了與老撾瑯勃拉邦和泰國清盛、清邁等地的旅游合作;加強與知名媒體的合作,舉辦了和諧文化月等一系列宣傳活動,“三個好地方”的宣傳力度加大,“西雙版納”這個最大品牌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森林”之一,野象谷景區被《環球時報》評選為“中國50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地方”,景洪市入選世界著名品牌大會主辦機構世界品牌組織———美中經貿投資總商會聯合推選的200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西雙版納入圍《中國國家地理》組織開展的“中國新天府”31個新天府候選地……來之不易的位次前移月30日召開的全州第三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大會秘書處提供了一份“學習材料”。在其中倒數第二頁的“2007年西雙版納州在全省旅游接待主要指標中的位次”表格中,記者看到了這組數據:
與2006年相比———接待海外游客:從第九位上升到第六位;口岸入境一日游: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旅游外匯收入:從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國內旅游者:從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國內旅游收入:保持第四位不變;旅游業總收入: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國內外游客合計:從第九位上升到第七位。
與省內的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紅河等州市橫向比,我州在許多指標方面依然有較大的差距,但與自身的縱向比,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我們理當珍惜,并爭取在來年中爭取更好更大的的成績。
勢在必行的轉型升級正如州委書記江普生所言:我們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有許多方面差距不小,對此務必保持清醒的認識,勇于正視不足,敢于揭露問題。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感覺不到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我州的旅游產業必須轉型升級,這是市場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必然要求,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必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學發展的要求。
那么,轉型要轉向什么“型”?升級要升到什么“級”?對此,全州第三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提出了明確的戰略發展思路和要求:加快轉變文化旅游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促進我州旅游產業從觀光型向觀光會展、休閑度假、健身康體型轉變,從主要依靠旅游人次增長拉動向依靠數量質量并重、轉型升級拉動轉變。
州委、州政府明確提出,我們為此必須堅持“提升中心,做優東線,做大西線,開發瀾湄,聯動內外,輻射周邊”的發展思路,突出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避寒勝地,和諧家園,神秘風情”這個獨特品牌,做好“熱、傣、水、邊”和“三個好地方”這兩篇文章。
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在哪里?就在于:以旅游強州為目標,以全面提升旅游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實力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大項目和高端產品開發為重點,以深度開發為核心,以市場開拓為保障,繼續實施旅游景區(點)特色精品化工程、民族文化開發和建設工程、旅游品牌宣傳促銷工程、旅游商品開發工程、旅游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務水平提升工程。
擔當龍頭的重點項目我州旅游產業的“二次創業”的重點是什么?對此,州委書記江普生在全州第三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明確提出:要針對“低、小、散、弱”問題,下大決心、花大力氣,以西雙版納旅游度假區和景洪市滄江新區為核心,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項目。以“避寒山莊”項目為突破口,再建5、6個五星級酒店;以熱帶植物園、野象谷和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為突破口,再建和提升5、6個aaaaa級景區景點;以勐罕、勐侖、大渡崗旅游小鎮及雨林景觀休閑區項目、勐海縣曼星湖度假區項目為突破口,再建5、6個休閑康體的度假村和旅游小鎮。
記者認真閱讀了會議提供的州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全州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推進旅游重點項目建設是全州旅游發展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推進旅游重點項目建設也是全州旅游業繼續貫徹落實省政府西雙版納旅游現場辦公會精神,按照“二次創業”和“再創輝煌”的目標和要求,解放思想、強抓機遇、真抓實干,促進全州旅游業從觀光型向觀光會展、休閑度假、康體健身型轉變,堅定不移實施旅游強州戰略的重要手段。
根據這個《通知》所列的“全州旅游重點項目表”,我州擬建的項目多達45項,總投資將達140億元以上。其中包括:雨林景洪建設項目(滄江新區、景洪城市特色化改造、景洪市引水入城),熱帶雨林國家公園,6個aaaaa級旅游景區,6個五星級酒店,6個度假基地,6個旅游小鎮,30個旅游特色村,4條旅游公路等,還列出了其他重點旅游項目共10個。其中,備受關注的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規劃面積不低于300平方公里,投資不低于10億元,預計2012年完成。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項目對西雙版納旅游業轉型升級、二次創業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扶貧富民的鄉村旅游記者還認真閱讀了會議提供的州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發展鄉村旅游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發展鄉村旅游是旅游行業服務于“三農”的切入點,是以旅助農,促進廣大農民向非農領域轉移,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有效手段,對于促進城鄉互動、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提出的工作目標主要包括:在2010年實現初步建成6個特色旅游小鎮、30個鄉村旅游特色村,以觀光農業和生態旅游、農家樂、民族民俗風情體驗為主,屆時接待旅游人數突破180萬人次。
“三農”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將旅游業延伸到農業農村農民群眾中,將是以農興旅,以旅助農,城鄉互動,推動鄉村旅游經濟的全面發展,融入到我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中,無疑是創新的思路。
解放思想的強力推進州委書記江普生在全州第三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指出,西雙版納旅游“二次創業,轉型升級,再創輝煌”奮斗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于加強領導,解放思想,強抓機遇,開拓創新,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尤其是看我們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改革創新的力度,看我們能否把生物資源優勢、生態環境優勢、民族文化優勢和邊境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能否把特色挖掘出來、發揮出來,并且轉化為競爭優勢。
有了明確的目標,只是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與正在全州開展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省委、州委的要求,真真切切地以思想大解放,促進改革大深化、開放大推進、工作大落實、經濟大發展、社會大和諧。
“路曼曼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需要的還不僅僅是求索,更需要的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當好公仆,做實干家,強力推進。只有這樣,我們的旅游產業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才能得到順利實現。
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以往的輝煌———年西雙版納接待國內外游客50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4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86%和39%,成為了我州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之一;旅游相關行業稅收約4230萬元,比2005年增長52%,占全州地方財政收入的7%以上,提前一年超額完成了旅游再創輝煌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任務。
現存的問題———、傳統的觀光型為主和依賴旅游人次增長的方式沒有根本改變,旅游消費水平偏低,海外游客和高端客源較少,旅游業綜合效益不高,“低、小、散、弱”的問題依然突出;、民族文化和特色挖掘提升不夠,旅游文化含量不夠濃郁,旅游產業鏈延伸不夠長,產品種類及精品名牌不多,尤其是高品位旅游大項目不足,高檔次旅游接待設施缺乏;、旅游發展投入不足,旅游環線仍然不暢,直達大城市航線太少,尤其是通達條件需要進一步改善,邊境旅游和外游市場拓展緩慢,出入境便利化亟待突破;、思想觀念、體制機制還不適應建設旅游經濟強州的要求,一些工作推進緩慢,旅游市場不夠規范,高素質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
最新的聲音———月30日召開的全州第三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對我州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今后3年的發展)描繪了新的藍圖,作出了新的謀劃。州委書記江普生強調:要更加大膽地解放思想,更加堅決地推進改革開放,從今年開始,再苦干3年,力爭到2010年實現西雙版納文化旅游產業“二次創業,轉型升級,再創輝煌”,為加快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西雙版納進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鍵字: 云南省 旅游業 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