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的童話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km2。
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人。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居住在這里的是摩梭人(注: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云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
與納西語有共同之處,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瀘沽湖湖岸曲折,森林密布,六個小島給人以無限悠遠的遐想。這是我國西南高原上的一顆誘人的明珠,摩梭人稱它為“謝納米”,意思是“母湖”,母親的湖。
她像一個古樸、寧靜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環繞的懷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這里的一塊碩大的藍寶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鏡。湖周長約五十公里。
在湖的北岸,屹立著一座秀麗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視為女神化身。從南邊遠遠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頭昂首而臥的獅子,人們又叫它為獅子山。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賦予女性形象的神話,成為我們當代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
瀘沽湖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樸。
無論是成丁禮、阿肖婚、母系家庭、喪葬,都是絕無僅有的。每個禮儀,每種風俗,都是一個個優美動人的故事,一支支優揚動聽的牧歌,無不充滿幾分神秘,幾分浪漫,幾分詩情,幾分畫意,從而給人以遐想與思憶。
“走婚”即走訪婚,摩梭語"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較多宣傳和關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
男女終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走婚來維持男女雙方性系而實現種族延續的一種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次晨歸回自己家中。
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有走婚關系的男女被俗稱為"阿肖"或稱"肖波","阿肖",就是有性關系的親密情侶,由于摩梭無文字,只能用漢字的"阿肖"稱謂,但也不能確切表達"色色"的意思。
有的書上稱為"阿注",是不確切的,那只用于一般朋友之間的稱呼。走婚并非雜亂無章,更不是亂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親戚血緣關系的嚴禁走婚。
不能同時結交多個阿肖;男女雙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標志走婚關系的結束;若女方有小孩走婚關系就穩定下來。無論哪一種婚姻,它們的核心一樣。
基于男女自愿,感情為基礎,是一種男女在性選擇上平等的反映。傳統摩梭在長輩姐妹兄弟前,火塘邊有關性的一切話題都是害羞的;走婚純屬個人私事,有走婚關系的男女只在夜間相聚,白天裝作不知此事。
豬膘肉是瀘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種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瀘沽湖一樣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豬膘肉是將豬宰殺后用獨特的工藝,整豬腌制而成的。
制成的豬膘肉狀苦琵琶,又稱“琵琶肉”。豬膘肉因加工獨特、香料豐富,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可口,營養極佳,且易儲存,存放幾年都不會變質而出名。豬膘肉放置時間長短不一,短的一年兩年或三年,長的甚至長達八九年。
瀘沽湖位于川西南、滇東北交界,政府在1996年耗資六萬修建了落水環湖公路。環湖居住的大多為摩梭族,信奉藏傳佛教,尼瑪堆和白塔在這里隨處可見。
轉湖在當地人看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并且大多數當地人也都有過轉瀘沽湖的經歷。每年農歷4月25日是摩梭人特有的轉湖、轉山朝拜女神格姆的節慶。
環湖總距離約50-60公里,路上只是在里格至大嘴村段需翻幾座很矮的小山包,其余地段均沒什么坡度,且路徑清晰,沿途可向當地人詢問情況,基本不存在迷路的情況。
當地人(如聞名天下的扎西)走只需8小時,走得快的驢友12小時,如果你趕時間,一天完成轉湖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時間充裕,想真實走近摩梭人的生活。
想立體環視瀘沽湖的美景,想朝看薄霧升騰夜聽海鳥歌唱,那就走兩天或者更長時間吧,隨心所欲的走,隨心所欲的停,沿湖許多景色不錯的地方都有當地人開的客棧。
條件不是非常優越,但簡單的住宿加上最美的風景也會讓心靈有一次最徹底的舒緩之旅。瀘沽湖位于四川涼山鹽源縣和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的崇山峻嶺之中。
海拔2685米,平均水深40米,是一個形狀似馬蹄的高原淡水湖,湖中有六島,林木蔥郁,野鴨成群。湖的周圍,青山纏繞,樹木參天,山茶花、杜鵑花、喇叭花和許多叫不著名的山花,五彩繽紛。
這是我國西南高原上的一顆誘人的明珠,摩梭人稱它為“謝納米”,意思是“母湖”,母親的湖。她像一個古樸、寧靜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環繞的懷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這里的一塊碩大的藍寶石。
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鏡。湖周長約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著一座秀麗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視為女神化身。從南邊遠遠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頭昂首而臥的獅子,人們又叫它為獅子山。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賦予女性形象的神話,成為我們當代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主要景點介紹
東線
(1)情人灘:大嘴村往東不到1公里是滿是格桑花的情人灘,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最浪漫的意境。
(2)凹垮碼頭:情人灘東面就是凹垮碼頭,在碼頭上看獅子山是最美的,最好是早晨或傍晚去看;早晨云霧繚繞;傍晚紅色霞光照耀。
(3)趙家灣:凹垮碼頭往東走大約3公里(有個路標--鳥覺)左拐六公里就到,這里是我們夢想的仙境,非常的純凈而安寧,你甚至可以感到時間的停滯,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的發呆。。。這里也是游泳的最佳處。
(4)草海:大嘴村往東8公里處,就是圣湖的濕地草海。“草海”就是指長滿草的高原湖泊,在這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很有特色。它是瀘沽湖的子湖泊,瀘沽湖的水與它相連。
每當春夏時節,草海里綠綠的,讓人以為那是一望無垠的草原,只有看見半截身子的牛馬在草里食草、戲水,或看見豬槽船在草里輕輕地滑動,你才會明白那就是有草的湖。
秋天或冬天,湖里的草枯黃,輕輕地倒在湖面上,黃黃的,映著高原上的藍天白云,讓人更加喜愛這個金黃的草海。一年四季,草海都各有特色。
這里還有著名的走婚橋及王妃府、王妃島、落洼碼頭。如果運氣好遇到天氣晴朗且風平浪靜,在王妃島對面湖面上可以看到一奇特景象,湖對面山的倒影形成一個活生生的菩薩像。
西線
(5)獅子山:大嘴村往西云南方向6公里處就是格姆女神山也叫獅子山,乘纜車上去頂部可以俯瞰瀘沽湖全景和神秘的女神洞。
(6)楊二車娜姆媽媽家及博物館:客棧往西2公里處是瀘沽湖及摩挲人的形象代言人楊二車娜姆的家及以她名字命名的摩梭人博物館,里面存放了她本人及有關摩梭人的書籍及物品。
(7)里格島:這里坐落了許多雅致的客棧和別有特色的酒吧,這里是時尚和古老的完美結合。從獅子山上看去里格島實在像是鑲在圣湖上的明珠。
(8)永寧溫泉:距大嘴村30多公里處有一處摩梭人沐浴的地方,過去每到新年摩梭男女會在這里共浴,據說這是圣水,洗后會去病去魔。
(9)扎美寺:摩梭人朝圣的最大寺廟。
攝影最佳點:
里格村到尼賽的第一個埡口,可以回拍里格半島全景、尼賽著名的情人樹、尼賽灣和鳥島。
小落水村到楊二車娜姆家的埡口的楊二車娜姆博物館(尚未完工)的附近。
大魚出水口(瀘沽湖水源發源地),大嘴村(主要聚居的是納西人)
草海,草海橋,洛娃灣,洛娃島(王妃島),大落水村。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km2。
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人。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居住在這里的是摩梭人(注:不是“摩梭族”,中國56個民族中沒有“摩梭族”。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云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
與納西語有共同之處,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為達巴文化,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瀘沽湖湖岸曲折,森林密布,六個小島給人以無限悠遠的遐想。這是我國西南高原上的一顆誘人的明珠,摩梭人稱它為“謝納米”,意思是“母湖”,母親的湖。
她像一個古樸、寧靜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環繞的懷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這里的一塊碩大的藍寶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鏡。湖周長約五十公里。
在湖的北岸,屹立著一座秀麗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視為女神化身。從南邊遠遠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頭昂首而臥的獅子,人們又叫它為獅子山。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賦予女性形象的神話,成為我們當代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
瀘沽湖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樸。
無論是成丁禮、阿肖婚、母系家庭、喪葬,都是絕無僅有的。每個禮儀,每種風俗,都是一個個優美動人的故事,一支支優揚動聽的牧歌,無不充滿幾分神秘,幾分浪漫,幾分詩情,幾分畫意,從而給人以遐想與思憶。
“走婚”即走訪婚,摩梭語"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較多宣傳和關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
男女終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走婚來維持男女雙方性系而實現種族延續的一種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次晨歸回自己家中。
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有走婚關系的男女被俗稱為"阿肖"或稱"肖波","阿肖",就是有性關系的親密情侶,由于摩梭無文字,只能用漢字的"阿肖"稱謂,但也不能確切表達"色色"的意思。
有的書上稱為"阿注",是不確切的,那只用于一般朋友之間的稱呼。走婚并非雜亂無章,更不是亂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親戚血緣關系的嚴禁走婚。
不能同時結交多個阿肖;男女雙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標志走婚關系的結束;若女方有小孩走婚關系就穩定下來。無論哪一種婚姻,它們的核心一樣。
基于男女自愿,感情為基礎,是一種男女在性選擇上平等的反映。傳統摩梭在長輩姐妹兄弟前,火塘邊有關性的一切話題都是害羞的;走婚純屬個人私事,有走婚關系的男女只在夜間相聚,白天裝作不知此事。
豬膘肉是瀘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種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瀘沽湖一樣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豬膘肉是將豬宰殺后用獨特的工藝,整豬腌制而成的。
制成的豬膘肉狀苦琵琶,又稱“琵琶肉”。豬膘肉因加工獨特、香料豐富,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可口,營養極佳,且易儲存,存放幾年都不會變質而出名。豬膘肉放置時間長短不一,短的一年兩年或三年,長的甚至長達八九年。
瀘沽湖位于川西南、滇東北交界,政府在1996年耗資六萬修建了落水環湖公路。環湖居住的大多為摩梭族,信奉藏傳佛教,尼瑪堆和白塔在這里隨處可見。
轉湖在當地人看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并且大多數當地人也都有過轉瀘沽湖的經歷。每年農歷4月25日是摩梭人特有的轉湖、轉山朝拜女神格姆的節慶。
環湖總距離約50-60公里,路上只是在里格至大嘴村段需翻幾座很矮的小山包,其余地段均沒什么坡度,且路徑清晰,沿途可向當地人詢問情況,基本不存在迷路的情況。
當地人(如聞名天下的扎西)走只需8小時,走得快的驢友12小時,如果你趕時間,一天完成轉湖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時間充裕,想真實走近摩梭人的生活。
想立體環視瀘沽湖的美景,想朝看薄霧升騰夜聽海鳥歌唱,那就走兩天或者更長時間吧,隨心所欲的走,隨心所欲的停,沿湖許多景色不錯的地方都有當地人開的客棧。
條件不是非常優越,但簡單的住宿加上最美的風景也會讓心靈有一次最徹底的舒緩之旅。瀘沽湖位于四川涼山鹽源縣和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的崇山峻嶺之中。
海拔2685米,平均水深40米,是一個形狀似馬蹄的高原淡水湖,湖中有六島,林木蔥郁,野鴨成群。湖的周圍,青山纏繞,樹木參天,山茶花、杜鵑花、喇叭花和許多叫不著名的山花,五彩繽紛。
這是我國西南高原上的一顆誘人的明珠,摩梭人稱它為“謝納米”,意思是“母湖”,母親的湖。她像一個古樸、寧靜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環繞的懷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這里的一塊碩大的藍寶石。
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鏡。湖周長約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著一座秀麗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視為女神化身。從南邊遠遠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頭昂首而臥的獅子,人們又叫它為獅子山。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賦予女性形象的神話,成為我們當代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主要景點介紹
東線
(1)情人灘:大嘴村往東不到1公里是滿是格桑花的情人灘,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最浪漫的意境。
(2)凹垮碼頭:情人灘東面就是凹垮碼頭,在碼頭上看獅子山是最美的,最好是早晨或傍晚去看;早晨云霧繚繞;傍晚紅色霞光照耀。
(3)趙家灣:凹垮碼頭往東走大約3公里(有個路標--鳥覺)左拐六公里就到,這里是我們夢想的仙境,非常的純凈而安寧,你甚至可以感到時間的停滯,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的發呆,這里也是游泳的最佳處。
(4)草海:大嘴村往東8公里處,就是圣湖的濕地草海。“草海”就是指長滿草的高原湖泊,在這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很有特色。它是瀘沽湖的子湖泊,瀘沽湖的水與它相連。
每當春夏時節,草海里綠綠的,讓人以為那是一望無垠的草原,只有看見半截身子的牛馬在草里食草、戲水,或看見豬槽船在草里輕輕地滑動,你才會明白那就是有草的湖。
秋天或冬天,湖里的草枯黃,輕輕地倒在湖面上,黃黃的,映著高原上的藍天白云,讓人更加喜愛這個金黃的草海。一年四季,草海都各有特色。
這里還有著名的走婚橋及王妃府、王妃島、落洼碼頭。如果運氣好遇到天氣晴朗且風平浪靜,在王妃島對面湖面上可以看到一奇特景象,湖對面山的倒影形成一個活生生的菩薩像。
西線
(5)獅子山:大嘴村往西云南方向6公里處就是格姆女神山也叫獅子山,乘纜車上去頂部可以俯瞰瀘沽湖全景和神秘的女神洞。
(6)楊二車娜姆媽媽家及博物館:客棧往西2公里處是瀘沽湖及摩挲人的形象代言人楊二車娜姆的家及以她名字命名的摩梭人博物館,里面存放了她本人及有關摩梭人的書籍及物品。
(7)里格島:這里坐落了許多雅致的客棧和別有特色的酒吧,這里是時尚和古老的完美結合。從獅子山上看去里格島實在像是鑲在圣湖上的明珠。
(8)永寧溫泉:距大嘴村30多公里處有一處摩梭人沐浴的地方,過去每到新年摩梭男女會在這里共浴,據說這是圣水,洗后會去病去魔。
(9)扎美寺:摩梭人朝圣的最大寺廟。
攝影最佳點:
里格村到尼賽的第一個埡口,可以回拍里格半島全景、尼賽著名的情人樹、尼賽灣和鳥島。
小落水村到楊二車娜姆家的埡口的楊二車娜姆博物館(尚未完工)的附近。
大魚出水口(瀘沽湖水源發源地),大嘴村(主要聚居的是納西人)
草海,草海橋,洛娃灣,洛娃島(王妃島),大落水村。
關鍵字: 麗江市 云南省 婚姻 瀘沽湖 納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