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麗江旅游見聞
不知道有多少同道中人像我一樣,決定了在每年生日時用一次獨自遠行來找回自己。我出生的季節實在不是什么好時令,然而萬幸,我們還有麗江。
客棧篇:做個地道納西人
為了交通方便,一定要住在大研。而在大研古鎮,十步之內必有客棧。
所以淡季過去基本用不著預訂,且行且留意就ok。然而很多客棧因為在古城區,吵鬧得不行;已經成名的雖然有很多,地道納西風情的卻是少之又少,所以經由朋友找到納西媽媽,簡直就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原名叫東門客棧,納西媽媽在北京上班的兒子給改得名。客棧在文明巷,順著一條道走個5分鐘就到了四方街。到麗江的第一晚恰是平安夜,我從鼎沸的櫻花酒吧里出來,晃晃悠悠地溜達一陣子,就看到納西媽媽門前高掛的紅燈籠在墨一樣的夜色里等我,真的是鬧市幽巷兩重天。
客棧是純正的納西民居,喝茶發呆的好地方。坐在院子里烤太陽的時候我常常會想,如果自己是片云該有多好,就能一直一直掛在納西媽媽家的屋檐上。然而接下來的幾天里當我逐漸從打折門票、免費出行、混吃混喝甚至是一頓臘排骨火鍋上嘗到住在這里的甜頭時,我才領略到身為過客的好處。
就是這個像盆景一樣被嵌進窗欞里的小院子,承載了我在麗江的絕大多數回憶。
在麗江,陽光是像金沙一樣瀉進院子里的。于是歲月就在明滅的窗臺上逐漸斑駁。而要說起烤太陽,小浪可不含糊!事實上所有我在麗江渡過的夜晚,它也被我落在院子里原封不動曬月亮……
院子里隨時都有很實用的游訊,但散漫如我并沒有按照這個走。
客棧有很多房型,蜜月套房、三人房、標間……價格在80元到120元不等。任何一個房間,都可以在早晨曬到太陽。
雖是過客,恰似歸人。而在五湖四海之巔的麗江,納西媽媽的客棧就是那個可以被稱為家的地方。有家,就處處有親友。
民俗篇:到東巴婚宴上混吃混喝
是的,有家的地方,就有親戚里道紅白喜事要走。我不知道究竟是納西民風如此還是我太不把自己當外人,反正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跟著納西媽媽整整走了三天的親戚……
這不是風景畫,這是我家門口等公車的地方。
本地人喜歡到忠義市場買東西,這也是很多路公共汽車要經過的站點! 看吧,背簍什么的最流行了!
到村口了。這樣淳樸的景象,是不是恍如隔世?
百年好合百年好合!新婚夫婦是納西媽媽的侄女的表姐的老公的弟弟的……管他呢,反正都是一家人~~~
無數納西媽媽穿著傳統的披星戴月服,聚集在小小的院落里。這就是大家吃喜宴的地方,流水席,一桌散罷一桌開吃,一場喜宴算下來要有二三百客人。陽光底下滿溢著香氣撲鼻的人間味道,帶我混進來的納西姑娘葉子沖著我樂。親朋好友這么多,不會有人鉆空子嗎?你不就是嘛,她說。
沒錯我就是個混喜宴的,那又如何?你沒看到后面有條長尾巴的也和我一樣混吃混喝嗎?
cooking也在室外完成,大廚們很辛苦哦,要做300人份的飯菜。
然而我的串親戚之旅還沒完,年關是納西族紅白喜事各種祭祀扎堆的時節,很多家都要殺頭豬用來款待親友。于是我們一家人往返于各種走親訪友之間,當然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有桌下的朋友探頭探腦的要吃的。
吃不完的豬肉被風干做成臘肉,經年累月。不知道有多少文化是像東巴一樣隨著炊煙傳下來的,不知道有多少文化已在炊煙里死去。
而我知道,麗江的魂魄就在這炊煙里。
關鍵字: 麗江旅游 冬季 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