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好風光(上)
今天來到的是段譽的故鄉大理,第一站就是位于大理喜州白族最大戶人家---嚴家大院。
嚴家大院 也是當地保存最為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同時嚴家大院的民居建筑也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筑特色。
嚴家院為喜洲嚴子貞建于建于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是喜州“四大家”之嚴子珍先生所建,占地面積247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066平方米。由自北而南的兩院“三坊一照壁”、兩院“四合五天井”二層樓房和一院獨立的三層西式樓房共五院組成,前四院相連為一個整體,主房四方均居西;廂房五方,中三方為“兩面照”(即一方兼兩院);下房兩方。
樓上、樓下均有回廊,可通所有房間。后一院為花園式別墅,周筑圍墻,西北側留一門道通第四院。建筑形式古樸典雅,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近百年風雨滄桑,仍顯示出當年主人富甲一方之氣派。
這時候是游客的高峰期,人特別多
入口售票處每人50元
這就是“三坊一照壁”的照壁,據說這所宅子的座落方向使得下午太陽落山時日照不好,于是主人就建了這個照壁,來吸收日光精華。
以前好像屋內沒有這么多的擺設,現在多了起來。
白族三道茶表演
喝三道茶,當初只是白族用來作為求學、學藝、經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愿。如今,應用范圍已日益擴大,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現今,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制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后,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并不停地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于這種茶經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關鍵字: 大理 段譽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