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兮麗江
逛麗江古城 8月1日,我們坐飛機從昆明飛抵麗江。下塌位于古城中的豪華酒店——玉龍花園大酒店。麗江古城給我的最初印象有幾多。
首先是水多。一進入古城,就看見在道路一側,總有一條小河跟隨著人們的腳步,向前流動。河水源自玉龍雪山的冰雪,冰雪融化后,在山下匯成一大池水,一直流到麗江古城。在古城里,河水被分成許多條小溪,流淌在每條街道旁。河水清澈見底且冰冷,有許多金魚在游動。河水穿街過巷,入院過墻。我們的客房下面就有溪水流過。 其次是路多。水到之處必有道路相伴。古城的道路網四通八達,千回百轉。時常在里面繞得暈頭轉向,就像克里特島上米諾安的迷宮一樣。恨不得真要用線團才能找到回去的路。 道路多,自然商鋪也就多了,一家緊貼一家,經營項目也多。有賣地方特產的,有經營特色小吃的,賣工藝品的,各色服飾的,還有酒吧一條街,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還有就是人多。不要被酒店或客棧里的寧靜所迷惑,因為這里動靜分離,只要一出門,就會被喧鬧所包圍。街道上,店鋪里都塞滿了人,而且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
古城淘寶記 早在到麗江之前,就決定,一定要從麗江淘換點寶貝回去。于是便瞄上了古董銀。于是8月2日下午,我們便去尋找書上介紹的那家銀器店。 這家銀器店在古城的光義街官院巷34號,但是,由于我們剛來到這里1天,對地形也不熟悉怎么也找不到34號,一直在30號和120號之間來回晃悠,這些號碼牌有的有,有的沒有,順序我們也弄不清,所以一直那條街上轉悠。這時突然下起雨來,而且越下越大,道路上立刻積起水來,我們趕緊跑到路旁的店鋪里。我們等雨小一些了繼續尋找,終于找到了。這是一家比較大的店鋪,招牌不顯眼,一腳邁進大門,我大聲說道:“你們家讓我們找得好苦!”一邊用眼睛掃射人家的玻璃柜臺。這時,一位很富態的納西女人熱情地招呼我們,并用當地話向里面喊了一句什么,從里面出來兩個男人,一個50歲左右,另一個很年輕。這就是老板和他的兒子。據說,他們家到他兒子這兒就第五代銀匠了。 我們左看右看了半天,終于對兩個銀鐲子動了心,最后在老板和老板娘(就是富態的納西女人)的推薦下,選種了一只老銀鐲。老板說這只銀鐲至少是清朝時期的貨,它的光澤和花紋很與眾不同。經過一翻討價還價,爸爸慷慨解囊買下了這只老銀鐲,媽媽心滿意足歡天喜地地離開了這家銀器店。
特色小吃 在大石橋附近,有一家著名的大石橋小吃店,這里是我們吃麗江小吃的第一家店。有雞斗涼粉、黃豆面、麗江粑粑等。我覺得黃豆面更好吃些。 還有就是<媽媽付餐廳>。這兒的桌椅都是木制的,室內的桌布是綠白格的,室外的是紅白格的,很雅致。這里有西餐,有中餐。我們在這兒吃了牛排、比薩、面條還有納西三明治。味道都不錯。
另外就是一些小零嘴。冰粉涼宵,我最愛吃。在我吃的三家店里,認為東大街密士巷85號“麗江布衣館”旁的依古客棧門口的納西老奶奶賣的是最好的,量雖然比其他地方的少些,但酸甜味有始有終,不會開始甜,后來就沒味兒了。糯米糕,也是我認為很好吃的一個小吃。在大石橋頭,也是一位納西老太,但價格昂貴,一元錢只一塊,一塊這么大。一塊就一口,就沒了。 麗江木府 “木府是古代木氏土司的官邸。
關鍵字: 麗江古城 大石橋 特色小吃 納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