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峽谷丙中洛察瓦龍元陽梯田紀行
時間:2009年1月22日——2月9日
路線:深圳——南寧——富寧——大理——瀘水——福貢——丙中洛——察瓦龍——木空寨——丙中洛——瀘水——大理——昆明——元陽——深圳
里程:7200公里以上
按照召集帖上的路線我們是先去元陽,再去大理、瑞麗、騰沖、怒江大峽谷、片馬鄉。去南寧的路上我們就與元陽的張老師聯系,進入云南的富寧張老師的回答依然是:元陽的天氣有霧。我們大家商量決定向西,過昆明宿大理到瀘水先去怒江大峽谷。
1月25日凌晨1:30到大理入住古香古色的云霞花園酒店。
2003年9月去麗江、德欽梅里雪山曾來過大理。往事歷歷如昨,物是人非,還是這個大理游伴易人。早上街道游人零星,面孔陌生;大理的天空蔚藍卻有了薄薄的霾,白云如棉悠游飄蕩在蒼山十九峰頂。
唐代就是南詔國的大理有著與中原不同的文化和民俗,其民居建筑獨具風格,少數民族的服飾絢麗多彩,只有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的南門城樓留有中原統治的印記。
2009年的除夕夜我們在大理的蒼洱春吃年夜飯,而后去洋人街的“冰島”酒吧痛飲;“交子”時分,震耳欲聾的鞭炮響徹大理的夜空,絢麗奪目的煙花撒滿暗藍色的天空,街上許多來大理游玩的外地人、外國人臉上的笑容在五彩的光芒中凝固。
1月26日大年初一,大理周圍四鄉八村的人們匯聚古城,男女老少穿著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參加熱烈歡快的龍燈會,穿梭在興奮擁擠的人群中,置身于強烈陽光照射下,兒時的記憶油然而生,兒時的無邪、調皮、愛熱鬧又有了新的詮釋。
#formatimgid_0#
(大理的騎云)
中午12:00我們出發去瀘水(六庫)。
瀘水在怒江兩岸分成新舊區,新區有高新區,老區是過去的住宅區。瀘水東是碧羅雪山,西為高黎貢山,兩個山脈的巨峰高聳林立夾不羈的怒江由北向南奔騰而去。我們就將沿在危崖上開鑿的路逆怒江北上。
1月27日,出瀘水十公里我們親睹了傈僳族一年一度的澡堂會。傈僳族相信,春天來臨時,應到溫泉洗浴,洗去一年的污穢,消除疾病,增強免疫力。在遠處就能看到怒江邊溫泉蒸騰的白霧,路邊停著很多車子,時有時無的細雨和著江上微微的冷風,營造著陰寒潮濕的氣氛;沿斜坡下到江邊卻是熱氣騰騰的場面,不大的場地搭了舞臺,大幅的牌子上書“二00九年怒江大峽谷澡堂會”,主辦單位是瀘水縣人民政府。倚著坡地坐著傈僳的男男女女說笑吃喝與相熟的人打招呼;年幼的女娃在小小的空地上打秋千,嬉笑聲尖叫聲混著男孩追逐打鬧的呼喊聲,熱鬧成一片。往下行,江邊窄地有砌了的澡池,多是老年、半老的女人或裸、或半裸、或遮掩著泡在池中,溫泉水持續散發的霧氣繚繞纏綿其間,女人們洗發搓垢外加聊天,池子邊遠遠近近一些外來的人用鏡頭對著她們拍照,女人們視若無睹神態自若,因為這節目畢竟是傈僳族幾百年相沿的習俗啊;有從東北來的驢友,在江邊搭了帳篷已經住了三天,晚上也脫了入池與當地人共泡;幾個色驢圍著個身穿傈僳族服裝的年輕女子拍人像.怒江大峽谷過去、現在及往后都將與溜索有不解緣分,雖然有了索橋,畢竟怒江大峽谷在云南段長達300多公里,村寨集鎮散布,兩岸人員的往來交易,在許多地方要靠溜索這種古老的交通方式來解決。后來我們在福貢境內看到當地住民的溜索,僅僅一根麻繩環臀與大腿間部位,雙手緊握繩子,另外一根繩子掛著生活用品、食品,當地一位叼著煙斗的老人說:離開溜索臺的瞬間,身體后仰,脖子最大限度遠離鋼索,否則身首異處。
關鍵字: 丙中洛 元陽梯田 怒江大峽谷 瀘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