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德宏中緬邊境旅游漫筆
德宏,山青、水秀、人美。
這是一塊神奇、美麗而富饒的熱土,并被人們譽為“孔雀之鄉”、“歌舞之鄉”……
這里,具有磁性般的吸引力,引來各方來客。
記得幾年前,四川某大學新聞系的幾位學生到德宏實習采訪,回來后談及德宏印象,其中的一位女生競用瓊瑤小說中主人公那樣的口氣感嘆:“我好喜歡好喜歡德宏喲!”
多姿多彩的邊地民族風情及旖旎風光,給德宏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幾年來,這里的旅游業迅速崛起,其中中緬邊境旅游已成為我省幾個較為成熟的旅游產品而推向國內外市場,并掀起了一股“邊境旅游熱”。
不久前,記者同眾多游客一道,對德宏邊境旅游進行了一次體驗式采訪,沿途所見所聞,使我對這一神奇美麗的地方產生了眷戀之情。
我們乘坐的波音737飛機平穩降落在芒市機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周翠綠的景色,那綠的田野、綠的竹林、綠的草地……一走出飛機,一陣熱浪襲來,似乎提醒游客注意這里獨特的熱帶亞熱帶氣候環境。作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芒市這幾年的發展是頗為迅速的,從機場進城途中可看到不少新的建筑物,街上行人不少,顯出了邊城應有的熱鬧與興旺。
在芒市,我們游覽了樹包塔、民族文化宮、菩提寺等景點并看到了周恩來總理當年與緬甸總理一起栽種的中緬友誼樹,這兩棵生長茂盛的緬桂花樹,似乎向人們述說著中緬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胞波情誼。而位于芒市第一小學內的樹包塔,據說已有200多年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塔頂上生長一棵大青樹,大樹參天,粗壯的須根把塔緊緊箍在中間,一眼看去,樹包塔,塔長樹,樹塔渾然一體,別有情趣,可算是罕見的自然景觀,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離開了芒市,我們前往中緬邊境旅游的出發地瑞麗市。車子沿新修并開通不久的320國道二級公路疾駛,一個多小時便到達了100多公里外的瑞麗。
與芒市相比,瑞麗又具有其獨特的韻味。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造型雄偉的姐勒金塔、喊薩奘房、弄安金鴨塔等傣族建筑。當然,更有意思的,便是在有“不夜街”、“國際街”及“邊睡王府井”之稱的瑞麗邊貿興市街上漫步流連。逛這條街,最吸引人的是那塞滿整整一條街的百貨攤,攤主有中國人、緬甸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等,其中印、巴、孟的小商販特別多,他們膚色黝黑,面部輪廓分明,或一張塑料布鋪地或托盤走售,售物多系珠寶玉石,進口化妝品之類。這里的夜市更加吸引人;華燈齊明時,各個鋪面的霓虹燈五彩繽紛,人流如潮,熙熙攘攘,黃頭發藍眼睛、黑皮膚、棕色皮膚等的客商游人都涌進來了,生意比白天還紅火。此時,露水攤排成一溜兒,燭火點點,緬式咖啡奶茶、巴基斯坦甩粑粑、泰味檸檬、傣式小吃、景頗燒烤、重慶火鍋、廣式海鮮……令人食指大動。
逛過了這具有異國情調的邊貿街,更勾起了我們對中緬邊境旅游的濃厚興趣。
(二)
德宏的中緬邊境旅游是從1991年4月開通的,目前已發展了中緬1日游、一日三城游(緬甸九谷、木姐、南坎)、德宏至臘戌4日游、德宏至瓦城7日游、德宏至仰光14日游及德宏至八莫10日游等線路,而中緬1日游更吸引了眾多的內地游客。
因時間關系,我們也參加了中緬1日游活動,其線路是瑞麗——緬甸南坎。
早晨,旅行車離開市區,往弄島方向駛去,走了約30公里,便到了中緬口岸。在這里,緬方的導游小姐便開始為我們導游。雖說是緬甸導游,但普通話說得蠻流暢,語言也頗為風趣,這一下子便縮短了與游客間的感情距離。
我們先乘機動船渡過江去,接著又換乘旅行車前往南坎。
關鍵字: 云南 德宏 旅行車 緬甸 邊境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