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記*也說滇北(六)
5月4日
從麗江去瀘沽湖的路是整個旅程中所遇到的最差的一段。我們走的是還未最后完工的新路,據說比老路的路況還稍好些,但一路的顛簸已經把我們的骨頭都抖散架了。284公里的行程,走了七八個鐘頭。為了給旅途增加一點樂趣,大家開始為晚上的對歌活動"臨陣磨槍",四川民歌,江南小調一一登場,不過最棒的還數張師傅的納西情歌,心下說晚上還是讓其他漢族同胞們"獻藝"吧。
下午四點多,我們看見了撒落在崇山峻嶺中的瀘沽。遠遠望去,那一汪天藍色的湖水被群山托舉著,綿柔的云絮繚繞著她,讓你懷疑她究竟是天上的湖還是地上的湖。我們在湖邊摩梭人的"木楞房"(圓木搭建的四合院)里安頓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繞湖閑逛起來。雖然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高原的陽光仍然熱烈地嬉戲著,捉迷藏似地從這朵云彩跳到那朵云彩,玩皮地在湖中擺弄著山巒,云霧的各色影像。湖邊綠色的草坪上,放牧的摩梭族少年穿著鮮黃的上衣系著大紅的腰帶瀟灑地扣著一頂牛仔似的草帽斜靠在一堆圓木上,身邊的牛羊閑散地曬著太陽,撥弄著腳下的幾棵嫩草。我禁不住伸了個懶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把這份閑適納入懷中。遠處走來兩個唱著山歌的摩梭族少年,也許是受了啟發,小m竟然也喊起了山歌,不料此時身旁的老牛居然來了情緒發出"哞"地一聲鼻音,"怎么找了這么個知音"小m苦笑道。許是發現了自己嘲弄人的新天賦,在小w和兩位摩梭帥哥勾肩搭背合影留念時,老牛竟然又發出了反芻的聲音。 " 端的是個無拘無束的地方, 連牛都能嘲弄人。"
"簡單就是美"用來形容瀘沽湖的鯽魚湯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幾條剛從湖里撈起的小鯽魚,放入鍋中加滿水,無需蔥姜,只用少許鹽花調味就成了一道香濃美味的魚湯。可能受益于瀘沽湖水的純凈清澈,如上烹制的乳白色魚湯沒有半點土腥味,魚肉細嫩鮮美還帶著一絲微微的甜味,二十元一臉盆的魚湯被我們吃的一點兒不剩。
酒足飯飽之后,我們便步入了摩梭人家舉辦的篝火晚會。我們到的時候,若大一個院子已經擠得滿滿登登。篝火為盛裝的摹梭姑娘和小伙平添了一份生動與浪漫,但游客們的擁擠很快讓晚會變成了一幕鬧劇。幾個操著北方口音,西裝革履的男士強行分開我和一個摹梭族小姑娘的手,連連說著"拉一個嘛,拉一個嘛",仿佛是在夜總會里找小姐。興趣索然的我,走出跳"鍋樁舞"的人群,站到了一邊的角落里。 一會兒,小w和幾個跳累了的摩梭小伙也站了過來,大家很自然地聊起天來。 好幾個摹梭族小伙子都在昆明念過書,有一個學的還是金融會計。我們好奇地問他們為什么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他們說瀘沽湖的生活比較簡單自由,可以在家玩。"玩"對他們的意義就好象"前途"對我們的意義。突然間覺得我們之間的對話就好象是那段現代寓言-漁夫和富翁的對話。富翁說他拼命賺錢,那樣假期就能到海邊來看海景釣魚了。而漁夫則問他為什么不干脆象他那樣天天在海邊看海景,想釣魚時就釣魚呢。
摹梭族"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一直是外族人所好奇的,我們也不例外,很想聽聽這些讓漢族男士艷羨的摹梭男子是如何解釋他們的婚俗的。我身邊的小伙子在我的手心里撓了兩下,另一個又問我要不要他的腰帶,原來他們在示范摹梭族小伙子向姑娘示愛的方式。如果姑娘有意于他,就回撓手心或是接受腰帶。如果互相滿意同意走婚了,男方就在夜里溜進女方的"花房"
關鍵字: 麗江 摩梭人 瀘沽湖 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