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游記:天國之旅-從麗江到中甸(之二)
離開麗江,直奔大具。
所有的資料都說,從大具的下虎跳徒步至上虎跳,是一條非常令人興奮的路線。也聽說,這條路線上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多。上了去大具的車,發現果不其然。車上的人全都是打算徒步虎跳峽的,而老外占了一半還多。
中午時分,終于到了新渡口。一下車,只看見一座木房子孤零零的立在江岸上,周圍還用石頭圍了一個貌似牛圈實為停車場的空地。買了票,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渡口還要向下走才能到。沿著石頭鋪的小路和恰到好處的英文路標,走了20分鐘左右才到了大峽谷的底部。由于是枯水季節,水量不大,水質較好,流動的綠色江水和數百米高的山巒令人微微有些眩暈。一只可渡8個人的小鐵駁船停在岸邊,等待旅客的到來。
上了船,開始感覺到大峽谷的壯麗。恰是正午時分的晴空,陽光強烈而放肆。江水在山的陰影里被一分為二。陽光下的閃爍著奪目的波光,而在陰影中的卻又綠得深邃。兩岸,同樣是陰陽對比著的山峰,很辛苦,才能見到峰頂。船很快就到了對岸,沿著船工指的小路,開始了一路上最為精疲力竭的攀爬。
所謂大峽谷徒步的路線實際上是在半山腰人工開鑿出來的沙石大道,一路沿江而行,景觀的確壯觀。但從谷底爬上垂直高度在百余米的山路,就不那么讓人愉快了。尤其是在正午,高原太陽的直射下,還背著連同睡袋在內的全部行李,簡直就是折磨。經過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奮斗,終于來到了大路上。
原來的計劃,是走到位于中虎跳的“山白臉”住上一夜,然后步行或搭車到中國最大的泉華地貌“白水臺”去看看。等到了中虎跳,買過門票才知道,要想去白水臺,應該從新渡口上來就朝中虎跳的反方向走才對。而且,有將近90公里的盤山路,沒有班車。
幸運的是碰到了潘虹——一個家住白水臺附近的納西族女孩。她告訴我們,她家住在白地上村,離白水臺不過6公里,這回來中虎跳是來看朋友,現在要回去了。如果運氣好攔得到車,當晚可以住到她們家,第二天一早去白水臺,中午就可以從白水臺搭班車去中甸了。稍加考慮,就放棄了余下的半個虎跳峽,退掉剛剛買好的門票,一門心思攔車。
也是運氣好,恰巧潘虹的表哥從此地路過,二話沒說就上了車。一直都覺得,旅行時沿途的風景最美,這一次這種感受愈發的強烈。云南真的是一個極為綺麗的地方,地形多變、氣候多變、風情多變。沿途的雪山閃閃發光,而與玉龍雪山隔江相望的哈巴雪山更是壯觀。
路過哈巴雪山時,天已黃昏。西斜的陽光從哈巴雪山的背面放射出奪目的光芒,把哈巴雪山兩個如刺的主峰輪廓勾勒得格外清晰。刮過山頂的大風把積雪長長的揚起,成為一條淡金色的飄帶,繚繞在空中。而背陰處的雪散發著藍色的光,極為冷峻。后來聽從山上下來的朋友說,云南登山隊測出那天山上的風力有10級。
天擦黑時,終于到了潘虹的家。潘虹的家,是一個納西族和藏族混合的家庭。潘虹的媽媽,一個極為好客的人,立刻邀請我們做到火邊來。而潘虹的父親則一直都在看一本《封神榜》。烤火的是一間集廚房、飯廳和客廳為一體的大房間。右側是灶,左側用木頭搭起了一個平臺,爐火就生在這個臺子上。靠近爐火的墻上還貼著一幅班禪的畫像。正是春節,潘虹一家用自制的糖果、噴香的飯菜和舒適的床鋪來款待遠方的來客,而我們也留下了60元錢和美好的助元作為回報。據說,按照當地人的風俗,新年里家中來的陌生人的運程就預示著這一年的運程。但愿我能給他們家帶來好運。
第二天一早,告別潘虹一家,搭車到達白水臺。白水臺遠看并不太白,準確地說更應該叫“黃水臺”。據當地人說,以前白水臺白得耀眼,陽光直射時,根本不能用眼睛看。幾年前來了一些外國人拍電影,為了拍攝效果往水中加了很多染料,結果白水臺就被染黃了。事后政府派了200名解放軍刷洗,效果不慎明顯。直到今年才稍有好轉。
關鍵字: 大峽谷 玉龍雪山 白水臺 虎跳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