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朵花開的時間看麗江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看麗江
//travel.goodmood.com.cn/日期:2005-10-9 11:31:55來源:新浪旅游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景象在我腦海里已經縈繞了n次,宣科的東巴古樂又讓我魂系夢牽。于是,到達昆明的第二天,我竟像個近鄉情怯的游子,按捺不住興奮與渴望急急地趕往麗江。
蜿蜒的公路,在山中盤旋而上,險峻的。
遠方有云飄過,就像地里長出的棉花糖,甜甜的。
看的我有些讒了,醉了。
汽車在那些云霧繚繞的大山間暈頭轉向地行駛了四個多小時,終于緩緩地停在了麗江“云之南賓館”的院子里。這時天色已晚,我們一行人在導游小木(據可靠情報,他是納西土司的后代)的帶領下來到了位于黑龍潭附近的一家農家小院(名字怪怪的,叫“一窩狗岜夯雞”)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這個院子,滿院都是花草樹木,油綠綠的,滿是新鮮。構造倒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我站在二樓一間屋子的窗戶的邊上,玉龍雪山就在我的眼前。我看的見她的風景,卻怎么也看不清山峰的姿容。
吃過晚飯,我們來到了古城。天空卻不作美,下起了小雨。
夜的古城,燈火通明,游人如織。
微雨的小巷曲曲折折,緊閉的木門沉淀著歲月的顏色。那條雪水匯成的小河分成了幾股,靈氣四溢地穿城而過,嬉鬧在每一戶納西人家的門前…彎彎的石橋,跨過窄窄的小河,頗有些江南水鄉的味道。只是那里的“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早已變了味道和模樣。而這西南偏遠的小城,卻將這份古典浪漫,悉心保存得如此完好而鮮活。細雨中,我看見喧鬧的人群,他們在雨里流動,流動中洋溢著滿足,舉手投足的閑適把我感染。我和友人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慢慢地滑動著。友人告訴我這座古城建筑的十分巧妙,依照八卦形狀排列。我們要順水而上,逆水而下,否則一定會迷失在這深深的巷子里。其實,我還真的想迷失在這里,迷失在這不真實的現實世界中。
悠悠晃晃地逛了出來,我決定站在一個好位置,駐足細看:這里,漂亮的納西銀器和藏飾品,木刻,藥材,茶葉構成了商品的主角。還有許多很有味道的小店,靜靜地藏在巷子深處。聽說,每一家這樣的小店,都是有故事的。
譬如說“布農鈴”。1995年,漂泊的布農沿著滇藏茶馬古道徒步騎馬跋涉到西藏拉薩。一路上,馬鈴聲單調寂寞。他拾得兩片木塊畫上瀾滄江和梅里雪山,分別系于馬鈴上和自己胸前,受到沿途9為活佛的開光加持,保得一路平安。就這樣,將馬幫文化聚集地麗江,濃縮于馬鈴之下,飄向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帶去吉祥如意。
正是因為有許多這樣的小店,才使古城平添了幾分現代的氣息,因此有了古城的年輕浪漫。
也有了多少故事選擇了在這里生長,以及埋沒。
我知道,古城每天都是這樣寂靜耐心地擁抱那些遠方的人們,任游人的洪水和旅行社花花綠綠的旗子把這些真實淹沒。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開車去玉龍雪山。
可惜,天上霧蒙蒙的,雪山被一層紗遮住了面容。
快到白水潭時又下起了雨,不過這并沒有掃了我的興,我依然興致勃勃。
我在白水潭看見那可愛的牦牛,卻不敢上前打個招呼,倒不是我怕那些比我大許多的動物,而是我實在不愿意打擾它們吃早餐的雅興。
在白水潭這里玩過之后,我們驅車上山。
同行的朋友怕我這個來自遠方的人會有高原反應,急著要給我租氧氣袋,被我一口拒絕了。我告訴他們我的心機功能超級棒,于是,在他們小心翼翼的帶領下,我們上了纜車。
坐在纜車上,我興奮不已,倒不是因為我第一次坐這種不封閉的二人纜車,而是因為我在纜車上可以看到別樣風情的玉龍雪山,可以觸摸到那高大的樹的頂部,這是在山上行走的人無法體會到的樂趣。我暗自竊喜。
關鍵字: 東巴古樂 麗江 玉龍雪山 白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