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鎮--寺登街
云南大理州劍川縣的沙溪鎮寺登街.是茶馬古道上眾多古集市中唯一幸存的一個古集市,近年來被世界的目光所矚目。2001年10月,寺登街被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列入《世界紀念 性建筑遺產2002年保護名錄》,排名居于長城之前。消息傳出后,寺登街一時名聲大振.
在茶馬古道馬蹄聲聲響的千年歲月里,茶馬古道兩旁不計其數的集市應運而生。然而隨著交通路線的變遷和交通工具的改變,茶馬古道逐漸失去往日的輝煌,依托古道興盛一時的許多城鎮,不是消逝得無影無蹤,就是變得面目全非。如今,在茶馬古道上留下的這一個古集市——位于劍川縣城西北20多公里外的劍川縣沙溪鎮。
在劍川縣城黑惠江沙溪段百米遠的江畔,有一片甚有滄桑感的古建筑群,建筑群之中是有著深深馬蹄印的街道,道路用紅砂石或青石鑲嵌而成,街道周圍的鋪面、馬店顯得有點老態龍鐘。這就是寺登街區,住在這里的人都是白族。
走進寺登街,凝視街上的古道、古屋、老馬店時,就仿佛聽到了千百年前的馬鈴聲從街兩頭傳來,走南闖北的馬幫頭趕著馬幫走進街來,或直入馬店、客棧,或直接進出古街趕路,或在馬店、客棧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在賭桌上賭上幾把、與老板娘調調情,或進行一些買賣……據當地人說,在四五十年前,寺登街都還有馬幫過往。
寺登街有個叫四方街的古集市,外來人都戲稱四方街和四方街上的老人、店鋪是“老古董”。順著沙溪鎮中心的石板小道往下走不遠,一片老屋中有個四方形的集市,這就是四方街。條石鋪成的街面歷經千百年滄桑,馬蹄印猶在。四周的裁縫鋪、剃頭鋪、雜貨鋪鋪臺依然古舊,就連店鋪里老人的穿著也是古舊的衣裝,不是長衫,就是中山裝。他們操著清末的熨斗或剪刀,一絲不茍地為顧客服務著。
四方街的四面,是無數條古樸的小巷,每條巷子都連接著四方街,完整地體現了中心突出、兼容并蓄的白族建筑理念。街中有兩株五六個人才能合抱的古槐樹,巨傘般撐開著,幾乎遮蔽了集市的大半個天宇,它們十分對稱地分立在街的偏中的南北兩邊,是人們納涼的好地方。
走進寺登街,不看看獨具特色的白族老民宅是一大遺憾。歐陽古院是寺登街最吸引人的老民宅之一。沿四方街西面的一條古巷深入便可見到歐陽大院。白族典型建筑風格“三坊一照壁”的歐陽古院建于清末,歐陽家族的祖輩歐陽躍光是當年的馬幫頭,從茶馬古道上賺了錢后,建了這座1300多平方米的大院。
如今古市集上有許多由舊建筑改成的客棧,投宿于此,你有機會欣賞到白族人用嗩吶、板胡、京胡、蘆管、笛子等古樂器為游客演奏的白族洞經古樂。白族洞經古樂在寺登街的流傳至少已有400年的歷史,現在演奏的白族洞經古樂還是原汁原味的千年古樂,它有道家音樂的飄逸、南詔宮廷音樂的典雅莊重,也有江南絲竹的柔美清新和儒家音樂的深厚文雅。
第 1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第 2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第 3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第 4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第 5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第 6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第 7 幅
無標題20060309223338
關鍵字: 劍川縣 四方街 寺登街 沙溪鎮 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