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美麗的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是世界北回歸線上僅存的一片綠洲,是中國唯一保存的一塊熱帶森林區。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西雙版納有996公里的國境線分別與老撾、緬甸接壤,與泰國鄰近,具有面臨南亞的區位口岸優勢。現有磨憨、景洪兩個國家級口岸和打洛省級口岸。又有瀾滄江-湄公河與老、緬、泰、越、柬水路相連,是打開南門、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對外開放的窗口。
1993年,剛當記者不久的我,有幸參加了報社每年一度的調研總結會議,而且這次會議的地點是昆明,調研線路是美麗的西雙版納。可惜那時我沒有數碼相機,只有報社給文字記者發的傻瓜膠片相機。
這些圖片都是我從“老照片”上翻拍的,如今看著這些“老照片”感覺西雙版納的景色依然很美。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看看我已爬到“大象樹”的鼻子上,模著“大象樹”的眼睛。
西雙版納這個名稱,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十二個“版納”(傣語“十二”“西雙”,“版納”一 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傣語名稱。傣族民居竹樓,是我國現存最典型的干欄式建筑,造型古雅別致,住在里面清涼舒爽。
傣族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文和絢麗多采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傣族的舞更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西雙版納各景點都有“傣族特色酒樓”,到這里可邊吃特色美食,邊看美女表演,最后還可登臺和傣族姑娘一起歌舞。據說,這里很多“傣族特色酒樓”的老板都是外地人,我們去的那家老板就是四川人,市場經濟很早就進入了西雙版納。
回首起來,那次會議,我除了開闊了視野,放松了心情外,想想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有兩件事:
一是在思茅住的那宿,我幾乎一夜沒睡。因為有一位在“文革”中精神受刺激的男高音,在我們下榻的賓館前整整唱了一夜的革命歌曲。
二是我出生在平原地區,第一次在盤山道上坐車,高度緊張。從昆明到西雙版納,來回整整坐了7天的面包車,有時車在一座山上行走好幾個小時,結果還沒有爬出那座山。看著萬丈深淵的山谷,看著山角下粉碎的遇難車,我雙手緊緊地握著座位上的把手,一刻不敢放松。大家風趣地逗我說,“你把得再緊也沒用,關鍵是司機要把緊”。
唉,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怕、、、
關鍵字: 云南 傣族 熱帶森林 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