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風花雪月今夕何年
我們四人同行,兩位是云南的初來乍到者,有一位蜻蜓點水般地游過云南,還有一位是云南的熟客,先后多次駕車游過,由他規劃,將此次云南之行定在大理、麗江以及瀘沽湖。問及何以選擇這三個行貨般的落腳點,答曰:一是限于此次所駕之車,宜于去道路設施較好的成熟旅游地;二是因為知道肯定還要去多次,所以之前多去云南較為偏遠處,這名聲最響的三地,于他仍是陌生處女地,對付我等二位見識有限者也算是綽綽有余。于是,四人同行,廣州出發,驅車三天,星夜兼程,前往彩云之南。
大理古城 撞入富貴溫柔鄉
我們在一個大雨滂沱之夜趕到大理,尋找到大理古城卻頗費了一番周折。從大理到古城只有15公里路程,卻受路標的錯誤引導,在黑暗中不辨南北,竟然棄光明大道而取了一條已荒廢的鄉間小道,整整浪費了一個半小時。在人困車乏時節,這段時間漫長得可以,卻也讓我們在第二天醒來之后有了意外的喜悅。快樂來得就是如此簡單。
日子越發簡單
大理古城實在是個簡單的地方。在故宮的金碧輝煌氣勢恢弘面前,所有的古城都只能選擇做小家碧玉了,何況是偏居西南的大理古城。大理能有如今的聲名,恐怕更多是拜金庸小說之賜,現在到大理古城的游客,恨不得見到一個本地人就上前去問:君恐或姓段?所以,大理給查先生一個榮譽市民的稱號實在不為過。所以,千萬不可輕視文學的力量,有機會還是應該做一個文學青年的。
說大理簡單,倒并非指其城市內涵(兩天之內能讀到多少內涵也值得懷疑),而是一指古城規模小,民居建筑輕巧;二是指要去的景點無多,生活節奏悠閑。后一點尤為重要。我們所去之時,并非旅游旺季,游客不多,正是我們選擇此時去云南的主要出發點。
在里格半島看到幸福生活的樣板。
家家流水養花
與中原城市歷史悠久相比,大理古城建城時間不算久,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軍攻占大理后修筑的,至今仍保持著縱橫交錯、棋盤格局式的街道,一條主街貫通南北古城門。也是白族文化的發源地。由于背靠蒼山,城內終年溪水潺潺,而且據說白族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所以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使得古城的確有古樸幽靜之趣。洋人街似乎也成為古城游客們的必到之處,想一想,在陽朔,在麗江,還有大理,中國的幾個旅游熱點竟然都擁擠著老外的身影,以及為迎合他們口味開設的酒吧和商店,而且因為有了這些西方元素國內游客更眾。到中國古城來尋異域風情,似乎有點玩笑的意思——難道,老外會比我們更愛中國的民族文化和山水風光?
風花雪月當前,何須再往異鄉
大理曾經是滇西的中心,富極一時,如今,當地旅游部門特地造了幾個詞: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背靠蒼山,面朝洱海,中間一馬平川,是風水學上所謂的帝都之相。大理古城的確是得天獨厚,如果民俗學家告訴我,(傳統的)大理人有不思進取的特質,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相信:在這么一個富庶美麗之地,有什么理由再去獨在異鄉為異客?洱海還真的有點像“海”!
瀘沽湖 不知今夕是何夕
從大理出發,我們只用不到三個小時便到了麗江,但當天宿在二百公里外的瀘沽湖畔的里格村。二百公里,習慣了高速公路,這是多么簡單的一個數字,但是,連綿無盡的盤山公路,足以讓司機恐懼、乘客乏味,和暮色一起到來的是我們的沉默,急躁和期待糾纏交替。回望那些已經翻過的無窮無盡的高山,終于明白什么叫做與世隔絕,為什么只有這里才會存留一個所謂的“女兒國”。
傳說終是傳說
我們在夜晚到達這個向往天之湖,卻分明有走出黑暗的喜悅,顧不得滿身疲憊,立即要吃走地雞獎賞一下自己。里格村其實已經早有旅游開發的早期景象,我們住過的兩家旅館,老板一個來自成都,一個來自北京,摩梭人與我們講普通話、做生意、上網、穿牛仔褲,哪里有多少傳統生活的影子?傳說終歸是傳說。
但里格村一點未讓我們失望,
關鍵字: 大理古城 瀘沽湖 里格村 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