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入撫仙山水大
遠古的人們選擇了物豐水美、氣候溫和的滇中壩子,作為他們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當他們在這里打磨石器、漁獵動物、燒制陶器的
時候,誰會想到這些日積月累的貝殼,會成為孕育古滇歷史文化先河的一個源頭。時光流轉到春秋戰國時期,一支遠征云南的楚國大
軍在這里建立了云南史上第一個王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李家山兩次震驚中外的考古大發現、85座連綿的古滇國貴族墓葬
群、數千件精湛的青銅器,還有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千古之謎……原本偏安滇中高原水鄉一隅的江川在世人面前變得矚目起來,它背靠
兩個湖,腳踏一個古王國,像一位已不顯赫的貴族,眉宇間卻氣宇非凡。
文化立縣,文化興縣,今天的江川立誓恢復淤泥下的昔日繁華。可幸的是,在“江川古滇國文化園”的藍圖中,它沒有完全把歷史濃
縮為再造的宮闕,而是選擇溶解于自然,大大方方地敞開一派湖光山色,讓人們在既不鋪陳、又不擁擠的悠游中,去解讀歷史的大課題。
在江川古滇王國文化旅游區域中,“江川八景”以燦爛的青銅文化、悠久的人文資源為經,以珍貴的湖泊山水自然景觀、豐富奇特的漁
文化、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為緯,為旅者編織了一個隨時都可闖入的山水大夢。
這撫仙湖畔的“八景”中,有滇中惟一的湖心島、有“一村轄兩湖”的天然奇觀、有明星魚洞“車水捕魚”和沿湖“香把捕魚”的絕
技,更有媲美沿海城市的陽光沙灘、海濱休閑風情。從遠古到現實的快樂,在這“江川八景”所折射出的“漁文化”和“青銅文化”
中韻味悠長。
明星魚洞戀上“車水捕魚”
在明星村的青龍山和白虎山下,有許多遮天蔽日的老榕樹,向著湖、盤著根、舒展著綠色的羽翼,營造出一個清涼世界。沿著榕樹
排開,是湖岸石壁之下百余個泉眼滋養起來的魚洞,從山崖底部通向湖中,其中有兩眼叫“瓦利格”、“鳥鋸子”的“龍洞”頗負
盛名。如今,不少魚洞里安放著手拉龍骨水車,游人可親身體驗“車水捕魚”的絕活,這是撫仙湖邊的漁民們利用 魚逆流競游、喜
愛潔凈清水的特性創造的一種奇特而又有效的捕魚方法。“人力水車”激起汩汩清流,現代人被古樸的漁家風情感染,好奇著能否
與某條“上當”的小魚不期而遇。
現在,明星魚洞景觀已有很大改變。沿湖邊建蓋了數十家鮮魚餐廳,并修建了停車場,開辟了細沙綿延的游泳沙灘,備有水上單車
供游客乘興出航。餐廳盡頭立有一座標志性牌坊建筑,上書“明星魚洞”四字。每家餐廳門外楊柳青青,湖風徐徐,游客到此食魚,
雖不再似從前那般在湖邊架起三塊石頭,支上銅鑼鍋煮魚來吃,但仍是地地道道的民間吃法。
碧云勝景尋訪云中廟宇
碧云寺,在縣城北約30公里之翠峰鄉明星村碧云山上。碧云山與下村山、老鷹窩山并列,三山翠綠倒影入湖,乃“山山水水綠如碧,
群峰疊翠矗青云”。史載碧云寺建于明清,不過匾額是現代人的手筆。黑底金字的“碧云寺”飛龍舞鳳,“武當別院”寫得方正謹嚴。
廟觀合一,佛道并舉。一順排開的廟堂為不同信仰的人塑造出不同的偶像。不過,這里的廟宇沒有嚴整豪壯的布局,也不顯得寂靜神
秘,倒有一派貼近世生的祥和與安寧。觀中有一副長聯說得特別有意思:
謀人財害人命奸盜邪淫任你燒香也無益
忠于國孝于親清正廉明見神不拜又何妨
碧云山左有洪鐘石,以手拍擊,聲如洪鐘;山右有石棚,怪石林立;山內有天生石一道,石壁上有天生觀音。碧云寺外有棧道,通向
碧云龍門。山道很險,險而有味。登完曲折迂回的石階小道,穿過南懸門、老鷹嘴等三處暗道之后,便可踏上碧云山的最高點--蓮花
峰。憑欄而立,極目遠眺,山前的撫仙湖風光,山后的碧云水庫及四周起伏的山巒景色盡收眼底。距蓮花峰不遠處的半山腰至今有清
關鍵字: 撫仙湖 明星村 清涼世界 碧云寺 龍骨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