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正福草堂夢與幸福的開始
飯后,大約是不到三點的樣子吧,我們又一次上路了。路邊的景色和香格里拉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更像平原的風光。穿過了一條綠樹的長廊,很漂亮,有點像國外的景色。途徑那帕海后,我們到達了麗江。沿著香格里拉大道走到頭兒,左轉我們就到了目的地——束河古鎮。
由于老謀子的《千里走單騎》,束河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了。單是從古鎮大門外新修的馬路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路很寬,我是說在北京這樣的路也算是寬的了。路兩邊的綠化剛剛開始,過了路邊的綠化帶就是田地了,可以看出沒有宣傳、沒有包裝之前的束河的模樣。
在門口給我們預定的賓館打了個電話,這樣我們才能不用購買門票,看來想逃票進去還真的不容易呢。姜師傅的車只能把我們送到村委會門口,于是我們就在這里分手了。一想到以后的幾天就不能看見這個愛和人抬杠的老姜了,心里還真的有一絲不舍呢!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都開始了自己新的旅程。
沒有了車子,我們自己背著沉重的行李穿街走巷的開始尋找“正福草堂——張鍋頭故居”。這是老公特意為我定的房間,因為在北京做準備的時候,我被一篇寫這里的游記吸引了,還推薦給老公看。于是他瞞著我偷偷定下了這里,想給我一個驚喜。
在走進房間的一刻,我被幸福擊倒了。老公給我的驚喜太大了,太美了,真的像做夢一樣,這就是我一直夢想的地方。小小的院落,類似北京的四合院,院子的面積比北京的四合院小,房子是全木結構的二層小樓,院子的西面建了一處小小的涼亭,紅漆的四根柱子挑著一個飛檐的頂子,簡單并不簡陋,亭子里放了一張紅漆的小方桌,兩個小木凳,桌子上擺了一瓶干花,繞著涼亭有一處涓涓細流,水是從院子東南角的假山處流出的,環繞小亭后形成一個小水池,水池也有幾條紅色的觀賞魚。
這一處簡單、直樸的風格和整個院子很相配,同時也為院子增色不少。第一天,我們住在坐北朝南的正房一層(不知道這里有沒有正房、廂房一說)。納西人的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都有寬寬的廈子,也就是外廊。正房的廈子里擺放著兩把太師椅和一張小桌,前面是幾盆花草,主人閑來可以在這里喝茶品茗,欣賞花草,舒緩心性。
掀起竹簾,進得屋來,驚喜更是一重接一重。迎面是一個充當茶幾的古香古色的小柜子和兩把太師椅,柜子上面排放著傳統的普洱茶具、帽瓶等物件,是那樣家常、又是那樣的精美。墻上是一幅彩繪蘭花,在射燈的照射下花朵風姿綽約。和這些明清風格的陳設形成對比的,是兩個現代風格的布藝沙發和掛在墻上的液晶電視,這兩樣東西充分體現了現代生活的舒適和安逸。
關鍵字: 四合院 太師椅 束河古鎮 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