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黃大仙祠
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著名廟宇之一,建筑設計極富傳統特色,別具寧靜平和的氣息,是都市中的凈土。
據祠內的《赤松子自述》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約于公元328年于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他15歲開始學道。40年后,他的兄弟到山中尋找他時,見他能指石變羊。從此,兩兄弟一起修練,雙雙為仙。因為他隱居于赤松山,故又稱為赤松仙子。
在20世紀初,道長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們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子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炷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黃大仙祠的建筑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圣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黃大仙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筑特色和意義。
關鍵字: 一年一度 傳統文化 多平方米 大雄寶殿 有求必應 金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