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寨城公園是中國古園林的典范,采用獨一無二的江南園林風格,突破了香港傳統的公園設計。而且公園的設計富有文化意識,讓游人在消閑游覽之余,增加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公園位于九龍城東頭村道和東正道交界,鄰近侯王廟。九龍城古稱「九龍寨城」,文獻指出宋代慶元三年(1197年)宋寧宗派人在今九龍城建「官富寨」。至元明兩代,均派有衙門駐軍,清代期間更興建炮臺以加強防衛。 寨城地理上坐北向南,當時圍墻長210公尺,闊120公尺,面積達2.7公頃。城內建有6座了望臺,共開有城門四道,其中以南方向海的南門(即今九龍寨城公園向賈炳達道方向)為正門。現今公園內有「南門懷古」之景點,存放當日的斷匾,其中一幅「九龍寨城」的石額足證寨城確為古代的一個軍事重鎮。 及至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駐寨城的官員被逐,成為民居后俗稱「九龍城寨」或「九龍城砦」。 踏入20世紀,寨城日久失修,于40年代太平洋戰爭日軍占據香港期間,由于日軍擴建機場全部圍墻被拆去,只剩下城內的房屋。大戰之后,城寨范圍不斷擴展,由于區內龍蛇混雜,故有「三不管」之名。1987年,中國、英國雙方政府達成全面清拆寨城協議,并于1995年8月正式于原址建成今日所見、本港獨一無二、具有中國古園林風格的九龍寨城公園。 今日的九龍寨城公園增添了不少建筑物,但城寨豐富的歷史遺跡如石匾、大炮、柱基及清朝官府的碑銘等,在拆卸過程中仍保留下來,陳列于公園內作為展覽。此外,還有現今難得一見的南中國「衙門」建筑,以及城寨原有石碑、南門古跡及戰前的混凝土廢墟,以展示城寨的演變過程。
關鍵字: 九龍城 建筑物 混凝土 清政府 獨一無二 龍蛇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