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
民國時期 清王朝滅亡后,民國政府連年的軍閥混戰,農事試驗場逐漸 衰敗,并屢易其名。曾名為“中央農事試驗場、“國立北平天 然博物院、“實業總署園藝試驗場、lsquo;北平市園藝試驗場 等。至抗日戰爭時期,僅有的一頭大象因饑餓而死,動物園內的 獅、豹又被日軍以防空的藉口全部毒死。至解放前夕,場內破亂 不堪,庭園荒蕪,園內只剩下13只猴子和一只老鴯鹋。
1949-50年代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期 1949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當時名為“北平市農林 實驗所后,由建設局將其更名為“北平市農林實驗場。因其 已不具備農林實驗的條件,經過整修、改造和綠化,于同年9月1 日定名為“西郊公園。1950年3月1日,西郊公園正式開放。開 放不久,于同年3月15日將西郊公園分為西郊公園管理處和西郊 實驗農場兩部分經營。1952年8月,根據市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 將西郊實驗農場合并入西郊公園管理處。1955年4月1日,經市人 民委員會批準,西郊公園正式改名為“北京動物園。
50年代初期,國家百廢待興,財政資金緊張,但仍撥專款修 建西郊公園。國家領導人和中央各級政府對西郊公園的建設也給 予支持。1950年初,為準備開放西郊公園,將園內的圍墻、牡丹 亭、豳風堂、動物園獸舍等酌加修繕。整修鳥籠、鹿棚、猴山及 動物園甬路,增添一些小型動物,購入了黃雀、交嘴、金翅、太 平鳥、燕雀、白眉子、火雞、鷂鷹、灰鶴、大雁等鳥類及鹿、狼、 鼠、豹等獸類。
關鍵字: 動物園 委員會 試驗場 飼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