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慶峽
有關龍慶峽的介紹:龍慶峽即古城水庫,其由攔截河水而成。因古稱延慶縣為龍慶州,故將水庫稱謂龍慶峽。 水庫壩高72米、長90米,庫區水面34萬平方米,平均水深20米,可乘船航道7公里。沿岸重巒疊嶂,峭壁峙立,如刀削斧劈,山勢嚇人。行船其間,船移景換,河道忽寬忽窄,寬處為50米,窄處不足10米,仰望青天一線,平視山峰倒影水中,水動山搖,風光奇特,令人刺激、神迷。龍慶峽沿岸共有30多景,如鎮山如來、石熊跳巖、東、西大寨、神筆峰、三岔河等,處處引人入勝,素"塞外漓江"和"小三峽"之譽。堪稱"塞外一絕"。它既有塞外的雄奇,又兼有江南的秀麗。1986年北京評選十六景,得票居第十位。此外,自1987年以來,每年冬季在此舉辦大型人造冰雕冰燈展覽,成為又一特色美景,聞名中外。 看著感覺還不錯吧,不用遠途勞累,又去了三峽又去了漓江,多好。 第一次到龍慶峽,是為看冰燈。很多年過去,看冰燈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不過說實在的,那看冰燈的感覺并不怎么好。黑黑的的大棚里參觀的人擁擠不堪,冰燈做得也不那么大氣。看一次就再也不想看第二次了。 第二次到龍慶峽,是單位在延慶開會,順便瀏覽了龍慶峽,感覺還不錯。雖說不知道是不是象別人說的那樣"可與桂林的漓江、長江的三峽媲美。"但不寬的湖水兩邊的峭壁之高,確實讓人驚嘆。那時正是夏天,但湖里禁止游泳,我們把小船劃到僻靜的地方,便可以偷偷下水了。周六電視新聞報道了龍慶峽,那畫面中,湖面上和漂浮著冰塊,游船在冰塊中航行,感覺確實很有新意。家里的小福萊爾一個冬天基本沒出市區,也該開著它跑跑了。不到100公里的路,一個半小時便第三次到了龍慶峽。 車還沒到龍慶峽,老遠就看到山坡上"龍慶峽" 三個紅漆大字。那山不是石頭山,字是不可能刻出來的,大概是水泥抹出來的。字是很大,可質感不好,還真沒見過這樣做題詞的字,要是讓我題詞,我就不會讓他們做成這個樣子。龍慶峽的管理者大概是個水平不太高的拍馬屁發燒友,很愛用領導人的題詞。進景區廣場邊有一高高的、好似太湖石落成的石碑,還是那 "龍慶峽"三個大字,峽里湖水邊的山避上還有那"龍慶峽"。實在是太過了。 到了門口,一看票價,很是意外。門票35元,可進了門不坐船就到不了里面的景點的,船票40元,還有神仙院和百花洞也都是10元,通票是85元。還是跟單位來玩好,自己花85元大老遠的到這里來,還不如在城里的香山和頤和園玩了。 此次到龍慶峽,峽谷口不知是什么時候新建了有一條258米長的巨龍,頭下尾上地懸掛于千仞峭壁,這就是堪稱亞洲第一的龍形電梯,從龍頭進入,龍尾而出,就從水庫的壩底到了壩上。站在和大商場一樣的電梯上,一點沒有出來游玩的感覺。大概只有那些年紀大的領導人才最適合坐這樣的電梯。電梯里墻上掛了不少領導人視察的大照片,不知道誰會喜歡看這些大照片。 從大壩口登上游船,便感受到一股寒氣襲來,船行不遠,水面的浮冰便映入眼簾,但冰塊已經沒有電視里看到的那么多了。在漂浮著冰塊的水面邊上,峭壁上的杏花已經開了,而且開的是那樣的頑強和熱烈。真想象不出來,那石縫中怎么會有如此多的杏樹,一片片粉 白色的杏花在那干渴的快樂吐露著芬芳。褐色的山,白色的花,淡淡的色調,看不到春天的新綠,卻充滿著春天的氣息。前年去過三峽后,再游龍慶峽,那感覺風格大不一樣,這里略多一分寧靜的美。 在景區內東側玉皇頂山海拔970米,是景區內第一高峰。神仙院建在半山腰平臺階地上,廟殿建于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供奉道教神仙,起初創建樓真殿,供奉壽星群仙。清代幾次重修,加以擴大,形成上下兩院,以19級臺階相連,共有殿房70余間,為延慶最大的廟群。上下兩殿供奉佛、道、儒三教宗師,東西配殿供菩薩、金剛,下院供奉三教,西殿供上、中、下八仙。山門西側供奉"三姑娘"舊時代這里香火極盛。 神仙院明清兩代多有詩人贊譽。明代師相題詩曰:"一入神仙院,登臨酒正酣。崎崖多古柏,盤道小茅庵。野鳥沖人起,山僧迎客譚。高情從此擴,何必說長安。"清代李鐘俾寫詩道:"已知此地有神仙,今日登游豈愧傳。嶺上杖尋追舊跡,坐中棋局憶當年。詩題勁草人猶在,月落秋松景最全。不藉夕陽來送客,下山共帶一輪圓。" 50年代大部廟殿被毀。1991年重修神仙院。廟殿的建造挑不出多大的問題,只是那一尊尊神仙,塑得實在差強人意。主殿內,釋迦牟尼坐中,老子在左,孔子在右。不知道這樣的排位有什么道理,孔老夫子是不是能接受?這還不說,塑像的形象實在有損先師。特別是孔子那兩顆露在唇外且分開的門牙,真讓人難以接受。這是歷史原貌?就不能再美化一點?不解。 廟雖沒修出幾百年老態,但廟門前已有380年樹齡古松,不容質疑地向人們展示著此地的歷史。 寺院的西邊,是陡峭的絕壁,下看深淵,只覺腿有些發軟,面前的鎮山如來、石熊跳巖、神筆峰等群峰屏列,逶迤嵯峨,隨形寓意,依貌稱名,大自然的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幅山水長卷。 從神仙院往上,玉皇山頂部還有玉皇閣一座,閣中放眼遠處的群山和平原,心胸立即開闊了許多。 龍慶峽的游客不是很多,外地人到北京,可游覽的名勝古跡太多了,很難有時間到此一游,北京人來一次票價也太貴了。我很喜歡龍慶峽這個地方,但我不會再來了,雖然開我的小福萊爾來很方便。 龍慶峽,愿你不斷完美吧!--
關鍵字: 古城水庫 神仙院 龍慶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