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北京的堵車
感受北京的堵車
據說堵車已經成為世界上所有大城市的共同難題,如果不是親身感受,你是很難說出它是一種什么情景,一種什么滋味。
最近到北京出差,置身于繁華的大都市,親歷了一次次堵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早晨,我們乘車去參加一個展覽會的開幕式,開會的時間是9.30時。早飯后,司機師傅就催我們早點走,免得路上堵車。其實我們下榻的飯店離會場并不算遠,頂多15分鐘的車程。我們8.30時出發,走走停停,9.15時才看到展覽館的大樓,由于是單行線,看到目的地卻到不了近前,急得大會秘書長直跺腳,還是司機師傅有經驗,調了個頭,總算如期到達,沒有耽誤大會的議程。
中午,會議結束。走出會場,司機師傅要我們在路邊等候,他去停車場取車。車場就在會場的對面,眼睛都能瞅著。可這么短短的路程竟讓我們等了40多分鐘。我們站在路旁,翹首以待,不時引來一輛輛出租車,他們以為我們是打車的。焦急的等待中,順著街道向前望去,大小車輛將道路塞得滿滿的。烈日下,蒸騰的尾氣掀起層層熱浪,把遠處的車影弄得扭曲變形,像虛無縹緲的幻境一般。
下午,安排2.30時拜訪一個客戶,上了三環就堵住了,幾乎一動不動。收音機里交通臺在不停的播報路況:“西二環中段堵車嚴重,請司機繞行。”,“東三環與南三環交界處,發生輕微車禍,造成局部堵塞,請繞行。”,“知春中路車流較大,行進緩慢。”,“平安大街……”。我們幾個被這路況整迷糊了,北京城里還有沒有行車順暢的地方了?司機不得不中途下了三環走輔路,又走走停停將近一個小時。比預計晚了二十多分鐘。我們向客戶道歉,告訴他們路上塞車的情況,他們卻見怪不怪,說堵車、晚點的事是經常的,沒關系。
傍晚,接受了幾次堵車的教訓,原來返回駐地的計劃放棄了,不敢回賓館,怕路上再堵車影響晚上的一次宴請。不過距宴會的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只好找了個茶館消磨時間。
入夜,到底是大都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了,熱鬧的氣氛絲毫未減,反倒因為華燈齊放顯得更加喧囂。南來北往的車輛,不,應該是車流,川流不息。我們的車速并沒有因為夜晚而加快多少。
幾天下來,都是這樣度過的。到處碰壁,四處堵車帶來的煩惱,大大超過了我的忍耐極限。北京的朋友看我不耐煩的樣子,對我說,你才來幾天,就受不了了,我們天天這樣,已經無所謂了。盡管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但交通狀況沒有多大改善。在北京私家車上牌沒有任何限制,私家車的保有量逐年劇增,造成巨大的交通壓力。他也買了輛“寶來”,為避開交通的高峰,每天必須早起晚歸,非常辛苦,上下班要在路上開車一兩個小時已經不算什么了,話語里能夠察覺到他的些許無奈。
據說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北京加快了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有四條地鐵線正在施工,已經開始修筑八環線了。我想,有那么一句老話:“年好過,日子難熬”。奧運會的交通問題好解決,不就是那么幾天嗎?再怎么困難也克服了。實在不行就來了全體市民大放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元首峰會時就是全市放了5天長假。
問題是北京的交通現狀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我到過日本和歐洲的一些大城市,
關鍵字: 北京 司機 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