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京秋最美銀杏林
北京的秋天,有兩種自然所賜的景致是最有味道的:一種是紅葉,另一種就是銀杏。特別是深秋時節的銀杏,樹上、地上金黃一片,是活生生、金燦燦的秋日童話。
提示:銀杏最佳賞葉時期為10月底11月初,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氣候跟往年不一樣,因此提前推后都有可能。
這里是北京最平易也最具地標性的銀杏景觀大道,近千棵銀杏樹種植于上世紀50年代末,整齊地排列在釣魚臺國賓館的東墻外。每年10月中下旬總有大批人專程為取景而來。
其中包括拍婚紗照的新人、畫家——在享用美景之福的同時也自成一景特別是一夜秋風過后,金黃的樹葉紛紛葉落歸根,在地上鋪就了一層“銀杏地毯”,這時的景觀堪稱極致。
此處沒有停車位,最好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坐1號線地鐵到木樨地下車,或114路、102路、103路、特6、320路等公交車在釣魚臺站下車。著名的玉淵潭公園就在旁邊,看完銀杏可順道去轉轉。
車水馬龍的西三環邊、長河畔,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古寺萬壽寺,曾是皇家專用廟宇。古寺面積并不大,里面分布著不少參天大樹,其中最有名的是天王殿前的兩株古樹,合稱“春秋樹”,另外就是聳立在碑亭兩側的一雄一雌一對古銀杏樹,秋天滿眼金黃,堪稱寺中一景。
交通:乘323路、374路、817路、811路萬壽寺站下車,路東。
提示:參觀門票20元/人,9:00~16:00開放,每周一休息。
大覺寺是個值得前往的禪韻之地,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曾為它題寫《浣溪沙·大覺寺》:“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篆香清梵有無間。蛺蝶乍從簾影度,櫻桃半是鳥銜殘,此時相對一忘言。”
春日于寺中于古玉蘭下聽泉品茗是風雅之舉,而秋日來此賞千年古銀杏則實乃人生一大幸事。入得寺內,里面是青煙裊裊,古意盎然,而秋意也正濃。
無量壽佛殿前的北面有一株雄性銀杏,樹干高達30余米。此樹是遼代所植,樹齡已逾1300年,故被稱為銀杏樹王,其樹干之粗,要七八個成人伸臂牽手才能合圍。
清乾隆帝曾寫詩贊譽:“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孫枝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樹冠大而茂盛,幾乎遮蔽了大半個庭院。每年的十月底,它會呈現出滿身“黃金甲”的壯觀之景,這是千年銀杏一年中最絢爛的時刻。
此外,寺內還有一處“九子抱母”的獨木成林奇觀,樹齡近千年的銀杏樹主干周圍長出9棵小樹,像是9個孩子圍抱著母親,此景也是相當的奇特。
交通: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橋下左轉向西一直走,到頭左轉就到了大覺寺,一路有路標。
提示:門票20元/人,11月1日后票價則為10元/人。
北大里面的銀杏樹多是幾棵一起散落在校園里,并不成排或是成片。西門兩株巨大的古樹,倒是成了北大秋景的標志,圖書館北面也有幾棵有了年頭的銀杏樹。
看北大的銀杏,總有不同的感覺,莘莘學子在銀杏樹下長大成才,年輕的戀人們在金黃的葉子下親密私語,銀杏樹注定成為他們記憶中的一部分。青春的美好也映在一片片銀杏葉之中。
交通:718路 、332路,在北京大學西門站下車。
提示:自駕車不可進校園,附近停車位緊張。
地壇公園的銀杏大道遠近聞名,從公園北門進入,兩排高大的銀杏樹便讓你一覽無余。秋意未濃時,這里已有很多游客觀賞銀杏,攝影愛好者也拿著長槍短炮一取美景。
在這里可漫步在銀杏大道,也可帶著孩子在游樂園玩耍,老人可聽公園里的票友唱戲,或是跟著舞蹈隊跳上一段。三里屯東五街是北京的使館區,道路兩旁齊刷刷地種著兩排銀杏樹,從街西口到街東口。
相比公園景點的人來人往,這里顯得嚴肅了很多,站崗的門衛會目視著你的一舉一動。銀杏樹的美景在這里顯得更加美麗。這里真是北京一片少有的凈土,除了偶有的出租車外,一個行人也沒有。
漫步在三里屯東五街,特別像是在某個電影中的ending畫面之中。很多人并不了解,位于海淀的國家圖書館其歷史上是元代大護國寺,因此在這里也藏身兩株有7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矗立在舊的國圖主樓西側,它們被一片草地包圍著,像一對從容的老者,春華秋實,淡定面對歷史變遷。
什剎海柳蔭街的恭王府鼎鼎大名,“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這句話更成了恭王府門口排隊扎堆兒的三輪車師傅的口頭禪。殊不知在它對面的郭沫若故居則是一處賞銀杏最佳的幽靜之地。
僅一墻之隔,馬路上的熙來攘往、熱鬧喧嘩,全都聽不見了。坐在院內長椅上,只有陽光和鳥聲,坐在樹下看書,陽光灑下來,寧靜而溫暖。宅院內有銀杉樹、松柏、海棠、銀杏等等,都是郭老夫婦當年親手種下的。
銀杏是郭沫若最鐘愛的樹種,他曾譽之為“東方的圣者”,“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 并這樣禮贊銀杏:“梧桐雖有你的端直而沒有你的堅牢;白楊雖有你的蔥蘢而沒有你的莊重。”
如今郭沫若故居外層院里生長得最茂盛的就是十余棵銀杏樹。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媽媽樹了。這棵銀杏樹是當年郭沫若的夫人回南方養病時,郭沫若和孩子們在西山大覺寺移來的。
為了讓孩子們祝愿媽媽早日康復,郭沫若給這棵銀杏樹起名“媽媽樹”, 默默祝福著與自己共患難的妻子能像頑強的銀杏一樣,戰勝病魔,早日回到孩子們的身邊。郭沫若一家把這棵銀杏當成自己家庭的一員,至今這株銀杏樹仍在院中茁壯挺拔地生長著。
北京10大古銀杏樹:
1.紅螺寺唐代銀杏
種植于懷柔紅螺寺內大雄寶殿前,已有一千多年樹齡。這兩棵銀杏十分奇特,雌株結果不開花,雄株開花不結果。清代寺內僧人有詩云:“紅螺寺院兩銀杏,雌雄異株分東西。西雄開花不結果,東雌無花果實豐。”
2.龍泉寺古銀杏
應植于明代,位于京西鳳凰嶺下龍泉寺內,樹齡約四五百年(一說植于遼代,樹齡已有千年)。
3.李自成拴馬樹
位于海淀區萬壽寺路地質力學所門前,約為元末明初所植,已有600多歲。相傳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夕,曾在樹下拴馬露營。
4.北京第一古銀杏樹
現在密云縣巨各莊鎮塘子小學(唐代香巖寺遺址)內,植于唐代,距今已1300多年,為北京地區古銀杏之最。
5.香山飯店里的古銀杏樹
香山飯店原為清代皇帝行宮。貝聿銘設計為現代旅游飯店,為世界著名設計范例,其最突出特點是建筑與環境的完美結合,這兩棵數百年的古銀杏樹即被貝聿銘先生作為主要依托,設計在了水光山色一體、古樹奇石林立的飯店主庭院中。
6.潭柘寺“配王樹”
銀杏樹在寺廟里一般都是雄雌成對種植,它是為了給“帝王樹”配對后來補種的,故而稱為“配王樹”,距今有600余年樹齡。可惜種錯了,兩棵都是雄樹,因此都不能結果。
7.潭柘寺“帝王樹”
植于遼代,已有千年樹齡,相傳清代時每一代新皇帝登基繼位此樹根部都會長出一枝新干,以后逐漸與老干合為一體,因此被來寺中游玩的乾隆皇帝御封為“帝王樹”。
8.雙清別墅內古銀杏
此樹相傳植于金代,樹齡約800年。它曾見證了毛澤東同志指揮渡江戰役、建立新中國的歷史進程。
9.西峰寺“白果王”
位于門頭溝區永定鎮岢籮坨村西峰寺內,植于宋代,距今已一千多年,是北京地區結果實最多的古銀杏,人稱“白果王”。
10.興善寺遺址古銀杏樹
位于海淀區蘇家坨鎮西埠頭村,應植于明代,樹齡約500年。
關鍵字: 北京 童話 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