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游承德:承德二日游散記(配美圖)
承德二日游散記 原創時間:2006-6-15
2006年的6月10日早晨7:12,和妻子女兒一起坐上211次列車由北京去承德旅游。中午11:20到。上車前就有人發送住宿的宣傳單,車上還不斷有人糾纏著推薦,下車又有人有車接。按照這些導向,我們住進塞北賓館。交了80元的拼團旅游車費導游費,我們的承德旅游開始了。下午的行程是游覽外八廟中的魁星廟、乾隆家廟(城隍廟)、小布達拉宮和野風寨。所有廟宇值得一看的無外乎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神神秘秘的氛圍。主要的游覽項目都是上香。我不信這些,游覽就變得簡單起來。號稱“天下第一廟”的乾隆家廟,其實叫“城隍廟”。四周被林立的現代樓房包圍著,雪白的墻壁和明亮的窗子,跟家廟的紅墻金瓦飛檐走壁風格迥然,多少有些不和諧。據說,這座家廟曾經是居民的住宅,因此在文革中才得以保存下來。后來的建筑已經形成規模,就無法與廟宇的風格保持一致了。城隍廟和小布達拉宮都是坐落在制高點上,置身其間,感覺最暢快的就是風,最亮麗的就是藍天白云,最愜意的就是俯瞰不大的承德全城。俯仰之間,美不勝收的景致盡收眼底,盡攬在胸,真是心曠神怡!在小布達拉宮遙望南面綿延起伏的山峰,真的就像一條臥龍啊!龍頭向東,東面的棒槌山上那根碩大無朋的“棒槌”,雄壯!
野風寨是一家民營企業開發建設中的景點,里面一個動物馴獸團,因為去得晚了,勉強作了表演:一只猴子騎車、點爆竹;一只老虎拉車。我被請了進去坐在老虎拉的車上轉悠了幾圈,下車和老虎近距離接觸,摸了它的屁股和頭,心里也是膽憷。(誰說老虎屁股摸不得?)沿著山道轉悠,看到一座木質閣樓,上面有十幾個壯族打扮的女孩兒,熱情邀請參與節目,猜想無非是丟荷包、搶新娘,搶到荷包要給錢的那種,就謝絕了。去了另一個去處,看了還算精彩的“空中飛人”雜技表演。兩個長得不高但是較為豐滿的女孩在高空表演各種驚險的飛天動作,夕陽染紅的天際,映襯著她們矯健的英姿,呵呵,拍成的照片,像版畫。暮靄彌漫的時候,我們下山返城。坐車走在大街上,抬頭看到了東方天際“烘云托月”的天象:藍天與青翠的山峰交接之處,閃亮的白云一團團起起伏伏地糾纏在一起,就像大海里觸礁的浪花,葳蕤蓬勃。云潮的峰巔上,飄浮著一盤圓圓的月亮。和白云一樣亮白的月亮里面,有隱約的山巒圖案,偶有一縷云片抹過,月亮更圓更亮了,云和月亮渾然一體,好美。月亮美,云也美,月亮和白云相互交融彼此映襯更美!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十五日,哦!正是看月的最佳期。就是沒想到看云也有這么美。想起了一篇關于看云的美文――(看美云,真正的養眼呢!)
呵呵,有多久的日子,我們不曾再舉頭看云了呢?我們竟然忘了頭頂上有這么溫柔曼妙的東西,由微風所放牧,日復一日,以新情節、新圖案翻版,以即興的方式做著戲劇性的演出?我們忘了看云,我們遺落了許多閑適的心情,我們失卻了許多凝眸玄想的樂趣,那真是生活的一種損失。當我們看云的時候,專注的神采里,往往有廣大的平和,那也常是我們臉上表情最舒適最自然的時候。隨著云朵的幻化漂移,不論在山顛,在海濱,在遼闊的草原,在狹窄的陽臺,在陋巷的溝邊,或在囚室高不可攀的小窗下,我們都很容易從人間種種難以理清的糾葛中游離出來。許多抓緊的、執著的、無中釋放的怨憎傷痛,也在此時淡了,遠了,松了,舒展了,撫平了,消失了。我們的心情或寧靜,或高遠,或悠閑,或天真,既不悲,也不喜,既不高潮,也不低潮,少年時候純潔清朗的特質仿佛重臨。在一張張凝視云影的臉上,我們看不見糾結的眉頭和猙獰的目光,找不到冷漠的表情和諂媚的神色,所有這些現實世界的丑陋和武裝,全在我們讀云的面貌中被遺忘了。看云的妙處,或許便在于一個“忘”字吧?我們忘了看云,便忘了生活之中最重要的一種“忘”――忘我。于是,熙熙攘攘的人生,就如何也瀟灑淡泊不起來了。清雋無言而永恒的云,其實就是我們仰首之際所能讀到的最好的詩篇、散文、小說和戲劇啊。在成絲、成縷、成筐或成汪洋的云的卷帙里,我們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尋回失落的記憶,獲取溫柔地寄托,開始綿密地思考,發掘藝術創作地靈感題材,任想像的羽翼到處飛翔……2006年6月11日早晨起床退房手后,賓館派車送我們去20公里外的雙塔山游覽。網上介紹說,雙塔山位于承德市區西部,層巒中兩峰突起似并肩雙塔故而得名。雙塔無路可攀,但山頂卻建有古塔兩座,據考證為元代建筑。乾隆五十五年曾命地方官修木為梯,登峰考察,“一峰一百零六步,一峰六十二步”。雙塔山為熱河十大名山之一。既然是“十大名山”而且據說是排名第一,自然要一睹為快了!(呵呵,雙塔山,加上“棒槌山”,承德奇山聚到一起來了!)
我知道,雙塔山和棒槌山都是承德奇特的地貌景觀。在連綿起伏的山顛上,突兀地屹立著高聳入云的巨石。雙塔山是兩尊巨石并肩而立,棒槌山是一尊巨石昂首挺立,都是38米多高。棒槌山就像女人洗衣服用的棒槌,下頭細,上頭粗。其實,棒槌山更像男人挺拔的陽物,和周圍的山峰聯系起來觀察,還可以發現一個巨人仰躺在哪里,那根挺拔的“棒槌”正在妙處。當地人說承德是寶地,緣由之一就是陰陽和諧。棒槌山的棒槌屬陽,熱河的溫泉屬陰,陰陽和諧,萬物滋生。雙塔山的兩尊巨石則像兩個巨人。據說是“遠看毛主席,近看劉少奇。”其實,仔細看誰都不像。 “雙峰聳翠肖浮屠,鹿苑當年了不殊,人影東西照灤水,插云南北擬明湖”――乾隆皇帝的詩句就是對雙塔山上這兩塊巨石及其周圍景觀的贊詠。這里為什么會有棒槌山、雙塔山這樣的奇特地質景觀,看了石身的結構成分,發現和福建永安桃源洞的丹霞地貌差不多,里面夾雜著許多的卵石、貝殼、沙礫之類的雜物,用手撫摩,就有沙子粘在手上,這種結構的石頭是很容易風化的。這就表明若干萬(億)年以前,這里肯定是海底世界。雙塔山的雙塔峰頂有兩座塔。這么陡峭甚至是倒懸的山峰,上面的建筑是怎樣搞成的,問旁邊的人,人家說這是千古之謎。只有花錢請導游才可以告訴你。我們沒有花錢請導游,也沒有花錢乘坐纜車,用了大約15分鐘時間就自己直接攀到雙塔峰下。遇到一個支著幾架望遠鏡的業戶,一元錢可以看清高居峰巔的古塔,就看了,發現兩座廟塔一個是青磚砌壘白灰勾縫,另一個則是原始的紅磚直縫砌壘散裝式的,給人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廟塔里面都坐著一尊雕塑,老塔是道教的道士,新塔是佛教的高僧,高僧的袈裟還是艷黃的。就問這些建筑的年份,被告知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了,是遼代匈奴人建的(比網上說的元代又早了呢)。我就笑了。說:1300年,不可能吧,要是這么久遠的歷史文物,那和尚身上的袈裟怎么可能這么光鮮?廟塔的建筑上面的木頭椽子還會這樣完好?人家就笑了,說讓你挑著理了。實話告訴你,這個上面的廟塔曾經遭遇過竊案。2002年的時候,地方上曾經將這山作為旅游景點承包過,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自作主張建設了旋梯。旋梯建好后不久,就被人經過懸梯偷竊了上面的建筑里的東西,驚動了國家有關部門,公安局組成了專案組偵破了這個案件,修復了上面的廟塔,拆除了人工的旋梯。所以上面的建筑是新的。為了增加這一說法的可信度,人家還找出來一份當年報道此案的承德日報,還有一張站著4個警官的合影照,上面說明是專案組成員在雙塔山的塔頂。來在巨石腳下,我們看到了當年搭建懸梯的基礎殘留。(看看,我們夫妻像不像雙塔山?或者說雙塔山像不像一堆夫妻?)回承德游覽避暑山
關鍵字: 城隍廟 布達拉宮 承德 承德旅游